2009年12月31日星期四

文章三:学习的意志


先听我说一段有趣的故事。这故事是不是虚构的并不重要。
我有个朋友,每天的情绪都很好,但他的脾气很坏。我向他说明了情绪和脾气的不同,并指出真正阻碍他成长的是他的坏脾气,而不是外露的好情绪。我介绍他下面这篇文章,劝他用“学习的意志”这个概念去改善他的坏脾气。他看了如获至宝,像是看到了自我提升的希望。但他同时怪我写了一年后才让他看这篇文章。(看到了情绪和脾气的不同了吗?)

他最终改善了脾气吗?

接下来数个月,当他再甩脾气的时候,一旦想起这篇文章,还懂得在嘴巴上抬出这篇文章控制住自己的脾气。
半年后,当他发脾气时,嘴巴已不提这篇文章了。
一年后,他可以在我没有做任何不对之事的情况之下把脾气发泄在我的身上!

情绪起伏不定的人容易知道自己的毛病,但好情绪而坏脾气的人很可能会因自己的外露好情绪而以为自己的脾气也是好的。从他的实践来看,对他而言,我这篇文章只是一篇激励文章,激励一时,之后就没效了。我不写激励文章,这篇也不是激励文章,如果你也把这篇文章当激励文章来看,那么它对你大概也不会有多少的稳定价值。

————————————————————————————————————————

《学习的意志》

-->
从对学习没有兴趣到对学习有兴趣,是人的品质跨了一大步,从有心学习到做到实质的学习,又是人的素质前进了一大步。虽然是一大步,但很多人因缺乏深思而看不出来。

之所以是一大步,因为它的意义深刻,而既然看不到其意义之深刻,那么自然就不懂得珍视,也就看不出自己相对于缺乏学习兴趣的人在品质上其实是高出了许多;既然看不出有心学习和做到实质的学习之间有什么意义上的不同,就自然以为学习是简单的,以为只要拿起书本阅读就是在学习了。

就如很多人有浪迹天涯的心愿而一生却不去规划如何拾起背包踏出家门一样,很多人有学习的心愿,但却在实践的过程中因缺乏学习的意志而无法进行具实效的学习。缺乏学习意志就自然实践不起来,或者只能实践一时。你交代不要用肮脏的手摸脸,但一般小孩就是爱一次次地摸了肮脏的东西再摸脸,不是他听不懂你的话,而是他经常忘记你的叮嘱、无法时时刻刻通过学习的意志去改过自己爱用手摸脸的不卫生习惯。

一个人是否真正处在学习的状态中,不能只通过看他是否拿起书本就判断得出的。真正处在学习中的人在每天的言谈举止中自然会流露出其学习意志。看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明白这个道理,很多学生有心学好物理,可是却懒于解题,这是物理生中很普遍的现象。这例子中,要注意的不是“懒”的现象,而是“懒”的心态,“懒解题”的心态就是一种“不能凭意志叫自己离开过去不解题的舒适状态”的心态。。学习的过程是塑造自己的过程,是克服旧我的过程,而这“懒”的心态就会使自己坚持旧我而不愿意改变。要克服懒心态、旧我,单凭学习的心愿是不足够的,还需要有方法,还需要有思考,还需要有一次次力抗的意志。

另外一个不涉及书本的学习但却反映学习需要意志的例子是有关说话的速度。一个人如果是注意思考的,那么有可能他就会注意起自己的说话速度,可能他会发现自己的说话速度已妨碍了自己的思考,快速说话的习惯性快感已掩盖了对思考的意识,那么他就可能会要求自己放慢说话速度。从快速说话到从容说话的改变就是一种学习,在改变过程中如果没有时时意识自己的说话速度,如果没有时时提醒自己放慢速度,那么学习的效果就不大。而要做到时时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说话速度,没有学习意志是办不到的。这学习意志也必须天天、每时每刻都存在。如果只能三两天控制自己疾速说话的快感,改变的效果也只能是一时的。


一个真正懂得学习的人,会注意到自己内心细微而违反学习品质的心理、习性、思想而想方设法予以逐步克服、改善。这种心理、习性、思想有两个特点,一就是隐蔽,二就是顽固。由于其隐蔽,我们需要深思才能看得出来,有些人的学习进度慢,其一原因可能是学习中不懂得思考,但他们就是看不到这症结。人们拿起书本,头脑在尝试明白书本内容,试问,有多少人肯相信、有能力自行觉察到自己那时的脑筋活动反映出的正是自己的不懂得思考呢?
而由于其顽固,我们需要学习的意志以进行改变,以确保自己每时每刻都与负面的旧我斗争,想各种方法每天改善。如果这样的“斗争”给你的是一幅辛苦的图景,那么就表示你对学习的实质是有所误解了。我谈的是一种为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奋斗的学习,是和自己爱学习的本性相结合的,是每天自然的事。学习就是一种修身,它不是简单地等同于机械式地拿起书本读书。一个真正学习的人每天自然地在思考、反省和自我改进。学习不是在每天忙工作之余需要额外做的事,爱学习的人不会以生活忙碌为理由而暂且把它搁置一旁。我们必须把学习融入生活和人生价值中去。

学习若没有意志力,学习意愿的价值自然也就不高,因为心愿不能实际推进一个人通过学习成长。

2009年12月23日星期三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2009年12月14日星期一

漫画赏析(六):可以猜想,但别急于认定



漫画取自http://th.physik.uni-frankfurt.de/~jr/gif/cartoon/cart0479.jpg

层层沙丘、铁锹、地面露出的小棱锥,凭这三点画者引领我们判断场景是在一片沙漠上。


反过来,既然是在沙漠上,有关的小棱锥就自然让人联想到金字塔。


但如果你认定那是一座金字塔,那么你的思维就不比图中两人谨慎。图中的其中一人说,“这可以是一项世纪大发现,当然,得看这棱锥向下延伸多深。”这表示他们也猜想那外露的棱锥可以是一座金字塔,但他们却没有马上确定那是一座金字塔。在向下挖掘前,他们凭既有的讯息(外露棱锥)猜想,但不认定未知的那部分是怎么一回事。


从上述句子中我们也知道,说者其实只是以金字塔的大小来衡量如果他们向下挖掘并且发现有关棱锥的确是一座金字塔的话所起的效应之大小。如果有关锥体其实只是一个一米高的金字塔模型,那么对他们而言那必然是被谁给开了一个玩笑;如果有关棱锥确实是一个真实而不特别大的金字塔,那么它是一个重大的发现但不能是一个世纪大发现;而如果他们挖掘出来的是比现有的金字塔还高还大的金字塔,那么它就肯定是一个惊人的世纪大发现了。


实情会是怎样的呢?不知道!在向下挖掘前没人知道,只有思维爱一味跑得比别人快的人才会在挖掘前马上认定那是一座金字塔,而思维谨慎的人当然会猜想那是金字塔的可能性,但他们却不马上认定!挖掘前不认定,但可以猜想。


做科研的人都懂得如何控制自己体内翻腾着的急于认定的冲动,但生活中很多人却在享受着不经思考就认定的快感。


2009年12月8日星期二

2009年12月1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