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第五篇:思维谬误之二 - - - 歧义

我们之前学过,对概念没有给予清晰的界定,叫做含混。对一个概念需要有一个界定,但是却给予多过一个的界定,那就叫歧义。

我们时常会不小心犯上歧义思维谬误而不自知。比如,我们可能会想“我要成功”。怎样才叫“成功”呢?我们可能想,“只要我能在三十岁前出一张唱片,就算成功”。然而,过了两个月,在和朋友谈天时可能你是这样说的,只要我的第一张唱片可以卖五千张,我就是成功的。”之前是“能出唱片”就算成功,之后是“唱片得卖出五千张”才算成功,那么对“成功”的含义界定就有了不同,我们就说有了歧义。

可能你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的认识与想法会改变,对“成功”的要求也自然会改变。这样说有其道理,歧义就是在自己的认识前后没什么根本的改变之下,对需只有一个界定的概念给予多过一个界定的思维谬误。两个月的时间不短,很多人都有了进步,但有些人在这段时间内的认识并没有增长至足以使对“成功”的观点起变化作用。

如果时间间隔不是两个月,而是两天、两个小时甚或两分钟,那么对于“因为有新的认识”所以“对‘成功’有新的了解”的可能性就更小,而犯上歧义谬误的可能性就更大。某些人让人感觉到所用的词语意思前后不一,原因就在这里。

虽然我们的感觉会倾向于认同对“成功”的界定在两个月内必定会有所改变,因而不算犯上歧义谬误,可是我们其实是有另一方面的要求的,那就是要对“成功”的看法在一段不短的时间(比如两年)内要有所坚守以免到处飘浮,无法长时间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努力。一些同学兴趣坚持不了三个月,可能会被揶揄;一些朋友不到半年就换一次工作,次数多了可能就会被怀疑那是没出息的表现。

以这类的要求而言,即使有长时间的间隔,而在这段时间很可能我们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某一些概念的根本含义,还是需要坚守,也就是不容有歧义。这一章的用意就是要帮助大家避免对这类概念存有歧义,而我们以“成功”为例去分析,帮助大家认识在什么情况之下对“成功”的界定是有歧义的,什么情况之下是没有歧义的。对此能够区分,才可能使你更了解自己。



思考题


1. 在以下情景中,分析你的观点,看看其中是否有歧义的存在:甲去路边小档吃饭,你认为那是因为他吝啬;乙在路边小档吃饭,你不认为那是因为他吝啬。

2. 试观察你对“幸福”这概念的了解的变化,三个月前和三个月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在怎样的情况下算是一种歧义?

3. 几位朋友来到餐馆狭窄的入口处时,涵玲说:“我是女生,你们应该让我先进去”。待用餐过后,她说:“我是女生,你们付钱吧!” 请分析,涵玲是在利用歧义谬误去占朋友便宜吗?

4. 慧如昨天在外奔走了一整天,为交水电费、买日常用品等,夜晚回到家时感觉到过得蛮充实的。今天她决定留在家,看看戏、读读书,临睡前也觉得这一天自己过得蛮充实的。根据你对“充实”这一概念的了解,分析慧如是否犯了歧义谬误。

5. 校长在周会上发言,有一段是这样的,“我校过去两年来学术成绩的表现已开始滑落…” 另有一段则是 “我们决定从这学期起减少课外活动,以学术为重,致力培养校园的学术风气…” 根据你对“学术”这一概念的了解,分析校长的谈话中对“学术”的用法是否犯了歧义谬误。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第四篇:思维谬误之一 - - - 含混

对重要的词语、概念的含义没有给予清楚界定,就叫含混。

在和朋友交谈中时常会有含混的用词,比如,“这出戏很好看,我很喜欢。”这句话中的“好看”就可能是含混的。为什么说是“可能”呢?因为那要看说者接下来有没有说明为什么他认为那出戏是“好看”的,如果有(比如剧情很紧张、新鲜;主角演技生动;对白很有意思等等),那么“好看”在他的话中就不是含混的,否则,就是含混的。

无论如何,没人会去要求明确说明“很”是什么意思、“喜欢”是什么意思等等,因为上述的那句话中,这些词都不显得重要。

另外,可能说者接下来没阐明他所谓的“好看”到底标准在哪里,而听者也没一人反问为什么他认为那出戏好看,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的谈话还是没阻碍的,这就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涉及重要的事情,人们通常不会要求精确用词。

然而,在一些事情上,有没有把重要的词语、概念界定清楚,所导出的不同结果却是差别很大的。你们大概都有自己的想望,可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想望”的界定其实是很模糊的。比如,一个人很希望自己以后很有钱,可是,怎样才算“有钱”却没说清楚,因此当他有了五千,他就马上期望有一万;当他好不容易有了一辆汽车,他又发现自己要的其实是马赛地,而不是目前有的将相… 对自己的想望越含混,就越可能变质为欲望,并无限扩展。

另外,对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否含混不清,也会影响你去实现它们的方法。比如,你到底是想当物理学家,还是想要当物理教师?物理学家是对物理研究有兴趣,物理老师是对物理教学有兴趣,但两者都经常和物理接触,因此就会有人把自己其实是对“教物理”的兴趣误看为对“探研物理”的兴趣。这种对自己所要求的未来理想(想要教物理还是想要钻研物理)含混以待的情况可以使一个明年理应进师训学院的人结果却误进了研究所。概念清晰,能帮助你接下来跨出的一步符合你真正的意愿。

从以上各例可知,不管是和别人谈话还是自己在思考时,都必须保持一分清醒,对别人或自己的用词及概念有哪些是重要的,有哪些必须给予清楚界定的,须掌握得准,以避免犯上含混谬误。

思考题

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有过的想法,有哪些重要的词语如果不清楚界定就会产生含混的概念?在界定后,是不是能帮助你对事情了解得更多一些?

  1. 我很想到处去旅行。
  2. 去听他的讲座,令我获益良多。
  3. 他很“酷”,我把他当成偶像。

在你和别人谈天时,对方可能说出以下的话语,你会如何请对方把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

  1. 你不开心,可能是因为你对很多事情都放不下。
  2. 参加国民服务计划之后,我对国家的了解比以前多了。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第三篇:如何读这本书?


这本书并没有把所有的思维谬误都罗列起来予以讨论,它只讨论了其中的十六种。这十六种谬误都是常出现在中学生身上的。

然而,肯定地,本书对有关十六种谬误的讨论已足以帮助大家掌握“思维谬误”这门学问的精髓。只要能获取精髓,将来要对思维进行分析以诊断各种思维谬误也就不难,到时手上是不是具备一张完备的思维谬误种类列表就不重要了。

以下两点建议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此书的效果、更好地掌握思维谬误的性质。一、要细心且耐心地分析,以分辨什么情况之下自己或他人是犯了某种思维谬误,什么情况之下则不算犯下有关的思维谬误,切忌只懂得死板地套用谬误名称。比如,不要一听到别人提某某医生的观点,就直接认定对方犯下了诉诸权威的谬误(见思维谬误之九)。

学习各种思维谬误时,首先要求自己能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才算犯下某某谬误,怎样才不算犯下有关的谬误?”因此第二点建议为:每种谬误都有一些典型的例子,记住一两个典型的例子能帮助你记忆和分辨不同的思维谬误。然而,只记住典型例子,或者即使把书中例子全牢记了,却不自行尝试去寻找自己的典型例子(即自己喜好、印象深刻而能反映相关思维谬误要义的例子)或不去努力扩张自己的例子,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降。在每日的阅读、书写、谈话、思考中留意各种谬误,把好的、传神的或一针见血的例子收集或记下,这样长期地进行,最终就不需一张思维谬误列表,也能随时随地地进行思维分析和诊断思维谬误了。

以上两点建议背后其实由一要点贯穿,就是“勤于思考”。唯有愿意思考,才可能长期地、认真地实践好以上两点建议,才可能深入地学习这本书。切记。


2010年12月17日星期五

第二篇: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们每天都在写字,但并不表示我们懂得把字写得工整美观;我们每天都在用脑袋,也并不表示我们都懂得思考。要把字写好需要懂得写字技巧、需不停练习;同样的,要懂得思考,就要学会思考的方法,也得持续练习。

要掌握思考的方法,认识各种类的思维谬误是其中一个途径。能够避免思维谬误,就能帮助你思维清晰。思维清晰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犯上了谬误。若一个人有能力检验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当真的出现谬误时要改正过来,也不会太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思维清晰。唯有思维清晰,你才能够知道和别人的争吵是否其实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是什么原因使自己讨厌或喜欢一个人、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可能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等等。

“追求清晰的思维”就可以成为你细读此书的动机。可是,读完这本书后不会就自然地使你的思维变得清晰起来。你需要不断地在每一天的阅报、交谈、书写、内省等活动中去留意思维谬误的蛛丝马迹。有些谬误很明显,不难发现;有些则要经过你细心的分析才能现形。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你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清晰。

万一发现自己犯上思维谬误,我们要有纠正的意愿。有清晰的思维和纠正谬误的意愿,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有了清晰的思维而不具备纠正的意愿,反倒学会了把自己的谬误隐藏、或反利用谬误去诡辩,那对己对人都是一种不幸及悲哀。本书对你是否有好处,就看你学了之后是否有自我纠正思维谬误的意愿了。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第一篇:什么是思维谬误


什么是思维谬误?

你可能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班上成绩数一数二,你想“我不必像其他同学般开夜车也能考第一名,我比他们都聪明。”根据和别人比较成绩而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这样的思考法,就含有思维谬误。怎么说呢?

影响一个人的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勤奋、备考方法、兴趣动力、运气等等。有的同学的备考方法比你的好,但未必比你勤奋,所以考差了;也可能有比你更勤奋的同学,但方法不对,运气也不比你好,因为他们加倍用心的部分只有少许在试卷中出现,也考差了。因此,成绩不是区别谁比较聪明的唯一指标。

一个人聪明与否也不是只在考场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去到修车场,有些名次落在你之后的同学会动手帮上忙,你未必能;在庭院里,有些名次在你之后的同学会修饰盆栽,你未必懂。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到购物商场去就认定那人是去购物,也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好成绩就断定自己比别人聪明。如果你是这样断定的,就说是你的思维有了谬误。

从“好成绩”去断定“我聪明”,你是在进行着“推论”。用“好成绩”去推论“我聪明”,前者就叫“论据”,后者就叫“结论”。

由于从“好成绩”这个论据未必能推论出“我聪明”,正如从“去购物商场”未必能推论出“去购物”一样,如果我们仍要说“我成绩好,所以我聪明”,那就是推论不当,是一种思维谬误。

怎样的成绩才算“好”,所谓“聪明”是怎么一回事,在你的头脑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意思,这叫“概念含混”…凡是推论错误、用不相关的论据去推论出结论、用含混的概念等等,都是犯了思维谬误。

思维谬误的种类有很多,这里仅做初步介绍,接下来会各别举例讨论。

思考题


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读了此文后,你如何诠释自己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呢?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文章五:老师和学生的水平

-->
随着讯息的获取越来越轻便,老师和学生的水平之本质区别更不再表现在知识量上,而在于思维的层次上。学生对最新娱乐圈讯息和网络科技的掌握往往都比老师广、全而深,但对所获讯息的处理能力、方法却未必比老师成熟。讯息量和思维能力不成正比。

老师具备学习上的经验和心得,教学的时候这些经验和心得起指导角色,决定了教什么,教多少,教多快,何时教、怎么教等等,学生即使能从书本上自行获取具体的知识,但上述经验和心得却需时间和实践积累而成,这就成了师生之间的一个水平差别。这个水平差别反映出老师之所以为老师、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一个本质原因。老师和师生之间可以是很好的朋友,但学生对这个水平差别需要予以尊重,老师可以跟在学生后头到一个时髦的茶馆喝茶,但学生得跟在老师后头去探索知识。

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讲解法、一道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法,根据课程所需、学生基础等因素,老师往往不能所有方法都讲授,通常只根据特定的情境和需要只讲其中一种。这种方法可能你已懂,可能你之前也学过比较简易的方法,不能总怀着一个疑惑 --- “怎么老师那么罗嗦、那么笨去教一些复杂的方法”。老师有教学的用意和方法,而且还需顾及全体学生,不能因为你已懂而不教,不能因所讲解的方法比较复杂而说明老师比你笨。你如果能站在老师的立场想,能够谅解老师的立场,能够即使已懂也愿意听一听老师怎么说,你就是比较成熟的学生,你和老师的水平差距就比较小,但如果你坚持你的疑惑,你的反应看在老师的眼里只不是一种具备了技能的自以为是而已。

学习和教学常要考虑学习者的基础问题,有怎样的基础就要以相应的起点学起或教起。很多基础你熟悉,但未必知道其原理,比如大多数学生打从中学就学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但当中几乎没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对于常用的东西我们比较熟悉,熟悉到你即使从不问它是怎么样来的也不觉得是一个问题。但在学新的知识、技能的时候,一些学生爱捉“那是怎样来的”的问题。这个现象要如何处理呢?学生可以这样层层地无止尽问“那是怎样来的”,不分轻重急缓,但老师不同,老师能清楚看到那些问题当时是否需要。如果一切的新知识要先问是怎么样来的,那么你会往后学,而不是往前学。因此老师有些时候会选择不答,或者说那对学生眼前的学习课题中并不重要,或者要求学生课后约见讨论。但有些学生不认同这样的回应,并且径直认定老师自己也不会,这种瞬间产生的认定其实也是表现出一种不懂得尊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水平区别。对熟悉的东西不知其“怎么来”而不追问,却以“不知其怎么来的”为学不懂新知识的原因,那是一种钻牛角和不懂得学习的表现。有些不懂我们要马上弄懂,有些不懂我们要暂搁,不分彼此,就是一个缺乏学习经验的学生会犯的毛病。被暂搁的部分可以待掌握了新知识后再往后看,但往往当学生熟悉了新知识后就再懒得认真看待自己曾在意的追问,所以,只可以说他们对“那是怎样来的”的问题只是基于一时兴起的追根究底精神。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通过自然科学的学习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学习自然科学,问题可以一层层地追问下去,到最后就会回到“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这个答案会令一些学生感觉不舒服,他们的反应几乎是在质问科学怎么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基本上没错,如果真有本事,要从眼前的提问问到不能不给出“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这个过程真的是太长了,不止得牵扯学习,也得牵扯研究。但如果没真本事(基于学生基础所限制),或者如果为某教学目的所需,就要求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在科学课上,正确对待这样的回应(自然原貌就是如此)要求学生认清科学的功能和能力,科学的功能就是解释自然现象而不是决定自然现象的运作机制甚或创造自然现象,它有它的局限,我们不能先把科学提捧到一个高度,认为它理应无所不能,然后在它真的有解答上的困难时就对它失望。这样先提捧再失望的错误得归咎于自己对科学的认知不足。看清科学的原貌并且予以正确对待是科学课中必须培养的态度。当老师看到学生在这方面跑偏了,要予以讲解,当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讲解,要愿意重新纠正自己之前不对的反应。 “自然原貌如此”其实只是权宜答案,但如果因此压抑学生的追问动力,那也是不好的,老师需要谨慎处理。对于那些听不进上述解释的学生,这样的答案还是不提为妙,那么大概向他勾画出科学家如何处理相关问题就行了。但想想,如果有哪个学生能够和老师针对这样的答案背后的苦衷和意思私下进行半小时的谈论和讲解,这不是能很好地填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水平差距吗?在科学学习上,这样的学生肯定是比那些在课堂上只吸取具体知识的学生获益更多。

懂得向老师学习的学生不止学具体知识,还学知识背后的东西。知识背后的东西学得越多,和老师的水平就会越近。课室上,一些学生只懂得吸取具体知识而听不进老师分享的知识背后的东西,那种年纪轻轻就表现出的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水平蔑视老师的水平)和固执,正好反映出了为何他们主观上再怎么瞧不起人,客观上依旧是学生。

2010年11月20日星期六

2010年11月12日星期五

2010年11月9日星期二

2010年10月11日星期一

文章四:老师看学生


老师看学生,这里的“看”当然是指判断、预测的意思。

老师看学生,就有点像站在一个高度看学府中的众生相。各种众生相都有,各种学生都有,都看得蛮清楚的,但学生还不知道老师藉由过去的求学、教书经验而具备了这样的看透能耐,也不知道自己早已露了相。有的年纪轻轻就很虚伪,但还以为自己演出的是真诚;有的在言谈中透露出一种以过去的杰出考试成绩为由自以为是的神情,有的在你面前说了一些没有人会相信的谎言,有的耍无赖 --- 装不知道你和他有过的简单约定;当然,有的是很虚心求教的、有的是有自知之明的、有的懂得体谅老师、有的懂得如何与老师做朋友。

老师在教学上遇过不同种类的学生,只要懂得根据经验判断总结,那么不同的学生种类就能有个大概的列表,日后再出现的学生种类很少能超出这个范围。老师看学生,也有点像观众看戏,有些戏中人物的遭遇还没发生你就预先知道了,比如一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最后命运如何坎坷等等。老师所需要下的判断和预测,当然不必是很具体很准确的那一种,比如我们不会去预测某个学生是否能拿七十八分,但我们大概知道某个不懂得处理自己的迷惑的学生是否能在你的科目中过关;我们不必去判断某个学生是否有出息,但我们可以判断他们的一些无知是否会在你的课堂中继续坚持等等。

以一个学期为一个周期,以一个学期为一个人生,判断起来就相对容易,因为一些习惯和性格在短期内要改变虽然并非不可能,但得要求当事人有很好的纪律和改善毅力才行,而这类学生很少。有的学生不懂得提问,只懂得重复用不同的句子问同样的问题,如果他改变不了这种方式和习惯,一个学期内他的求知进展很难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并不表示他不能考得好成绩。有的学生我们可以预测他会在下一次考试前或后来到你面前重复说他如何肚子不舒服、如何去看了医生、医生如何劝告等说一遍,这些预测往往都相当准,有多少个具备这种糟透个性的学生能在一个学期内醒悟过来?

有些判断比较难说,需要考虑一些变数,比如某个学生在第一次考试得了十分,他跑来问你是否可能在第二次考试中多得三十分及格,那么其实答案是在他身上,如果他肯学、肯改、方法用得对,是有可能及格的,否则大概也不行。我们没有必要去否定一个人的改变可以很快、很彻底,所以一些情况不能说死。

关于考试能否过关的判断很多人都能做,但其他方面就不是一般人都有很好的判断能耐。比如一个学生坚持练习题得由老师提供,自己不去花时间到图书馆搜寻更多的练习题,这样的表现如何影响学生的求学素质,一般人就比较难看得懂。

老师看学生,这个角度很容易让人明白一个道理,即很多烂学生都是在塑造自己不愿看到的结果,但他们却都在怪上天。如果真有上天,其实也轮不到他们去怪,因为他们还没尽了自己最大的意愿和努力去一层一层地把不利于自己的求知条件剔除。老师的劝导很多会被当做一般的道理或唠叨,学生听了也总以为是在说着别人或者缺乏一种改变的毅力和对环境的抗争能力,结果往往最终都由自己的作风、习惯去预先设定了自己的结局。不是不能改变,但得要求学生本身的认真看待,而可悲的局面是做老师的很多时候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学生去收取一些可以预见的不好结果。很多学生有惊人的能耐把老师的知识硬吞,把老师的求知经验弃之如敝屣。

人们都希望自己的未来能有一个清楚确定的答案,老师不是算命人,看不到学生的未来,但短期 --- 比如一个学期 ---的未来不是不能说说,是可以根据自己的人生经验和思考和学生谈谈的。只要不把这些判断说得太僵,只要懂得正确处理变数,一些对学生的判断其实值得让学生听一听,当然,条件是学生愿意听和懂得听。

如果有人能清楚地为我分析,我是多么地想真诚听一听啊!学生有那么多老师,为何却不肯去留意、找出能为他们深入分析的去听一听,以便更快速地改善自己、不走冤枉路呢?到学校求学的其一结果是追寻到知识,但如果只把老师当做是一个知识的传播者,那是一种对求学的整体认知不足的表现。

当然,也有一些烂的老师,千万别找上一个胡扯、真为你算起命来的老师!

2010年9月8日星期三

别人的好文章三: 谈读书 --- 培根


-->
读书能使人获得乐趣、文饰和能力。人在独处或隐归时,便会体味到读书的乐趣;谈话时便能表现出读书的文雅;而于判行事情时,因读书而获得的能力,便最能被发挥出来。没有学识而有实际经验的人,对那些事情的末节,虽然也能断行,可是对事业的指导、筹划和处理,就需要有真正学问的人来担当,才能胜任愉快。

读书的时间花费太多,便是进步的迟缓;太过炫耀自己的学问,便是娇柔造作;而一切都依学理来判断,又是书呆子的嗜好了。学问能使人性美化,经验又可使学问充实。就像天生的植物,必须以人工加以修剪,人类的天性,也得用学问去诱导才行;而学问又必须以经验做依据,否则便要流于空疏的了。

学问不曾将它的用途告诉人,因此机巧的人看轻它;浅薄的人惊服它;而聪明的人却能利用它。但要怎样地去应用它?那又需要另一种聪明了,这种聪明是超乎学问之上,需凭观察而获得的。

读书为的是要权衡和思考事理,不是为了辩护、盲目信从或找寻谈话的资料。有的书只需选读,有的书只需略读,有的书则非全部精读不可。有的书只读节本就行了,而不必去读它的原本。不过这也只限于内容不甚重要的二流书籍;不然,读节删过的书,便像啜蒸馏水一样的乏味。

读书能使人丰博,辩论能使人机敏,写作能使人精细。一个人如果很少读书,对不知的事情,便得狡猾地装做知道;如果很少辩论,便需要有急智;如果很少写作,就得有极强的记忆了。

历史能使人变得聪明,诗歌能使人增加想象,数学能使人精确,自然哲学能使人思想深刻,伦理学能使人态度庄重,逻辑学修辞学能使人擅长辞令。总之,读书能陶镕人们的个性。此外,读书还可以消除心理上的种种障碍,犹如适当的运动可以矫治某些身上的疾病一样。如滚球戏有助于肾脏的健康,射箭有助于胸部的发达,散步有助于胃肠的消化,骑马有助于头部的健康等,所以一个人在心神散乱的时候,最好去学习学习数学,因为演算数学题目时必须集中精神,否则便计算不出来。一个人如果对差异不易辨别得出,就要向那些演绎派的大师们去请教,因为这些人是毫发都能剖析出来的。一个人如果心灵不敏,不能触类旁通,就不妨去研究律师的案件。所以各种心理上的缺陷,都有特殊的补救方法。




声明:以上我所输入的《谈读书》是旧版本,是小时收集的文章,当时没有记下确切的出版资料。上图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培根论说文集》封面在此只供修饰用,书里此文的翻译版本与这里上传的不同。

2010年9月1日星期三

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第十篇:空闲


“空闲”意指思维上的悠哉闲哉,“得空”是指身躯上的无事可做。得空的人未必空闲,空闲的人可以是事务上很忙的人。(1)

事务缠身的人要同时保持脑袋的空闲,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最好不要在事务上忙到连让你的思维漫步的心情也没有。

有些人因忙碌而自感骄傲(2) 有些学校认为学生学坏的其一原因是学生有太多空档时间,有空档时间的话学生就会到处逛,学坏的机率就跟着提高。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推理,这些学校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假期的时候举办各种生活营等以吸引或强制学生参与,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被委任为班长、学长等,认为那样可以使学生多学些东西,也可使学生没时间学坏。

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只有在学生具备思维空闲的前提之下才能成事(3),一所想方设法使学生难于空闲以及对学生经营空闲的能力质疑的学校,在生产成绩杰出的学生之余,长远来看,是当下就开始磨损学生对学问的热诚。(4)

校外的环境如果诱惑太多,解决问题就要从外界下手。空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如果把这自我认识的契机也抹煞掉,那无疑倒是在培植使学生更易 受诱惑、变坏的机制。(5)

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身体上对书本要勤奋,头脑则要空闲,才能消化和体会所获取的学问。很多人读书时不爱赏析,少有赞叹、兴奋、激动的感觉,却常有压力与急迫的感觉,这样的话读书的鞭策力肯定是来自考试而不是来自心中那对学问的审美感。一个人是不是爱学问的,你不能看他是不是手不离书,而要看他对书中的学问感觉如何。

如果我们的教育认同学生空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的上课就要做到:一、节奏放慢,二、论点要伴随足够的例子,三、贯彻“持之以恒”的学习,不临考前恶补;而课外活动方面则要做到:一、不强制性推行,二、活动时间要尽量减少。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并不表示学生在性格上或能力上有问题。(6)

对大部分事物进行分析后,你会发现其好处与坏处都可以有很多,但人有时则爱一味网罗前者,那往往使人认为无一不重要:学长团重要、语文学会重要、电脑重要、足球重要、烤烧会也重要等等。这样的认识所形成的不正确推论结果是:为了健全成长,能多参与就多参与。(7)

这里要提出另一种健全成长的模式:从“一花一世界”着手。在你感兴趣的一“花”中,如果你能保持空闲,如果你肯认真学习、耐心思考与好好地去体会,你的醉心探索最终必会引领你将其它世界联系起来。(8)

在目前多数人都不敢空闲 (9)的情景之下,你如果看到了空闲对你的成长的重要性,你就必须争取。正如上面所说的,有些师长会一味要你忙碌,那么你在争取空闲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得面对一些师长的无理,因为他们往往会通过扣分的制度来简化与你的深入讨论。对于这些无理,有些情况你或许可以妥协,有些情况你要相信,你的成长比你的分数更重要。

除了向师长争取,你不可忘记向自己争取空闲,因为另一部分空闲是通过改善你的生活习惯和守持良好的生活纪律那里腾出来的。

16072001
28072002

思考题

(1) 如果你能明白这一句话的内涵,那表示了你明白了“空闲”和“得空”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无法掌握“空闲”和“得空”的区别,请把你的阅读暂且停顿下来,花五分种思考这一句话的可能含义。

(2) 观察自己:你在忙碌时,这种骄傲感是否偷偷地来到了你的心坎里。

(3) 为什么有效的教育需具备思维空闲的条件?

(4) 思维不空闲的人可以依然是勤奋的人,但却可能会因此磨损掉他对学问的热诚。为什么?

(5) 想想,为什么“空闲”是促成你“认识自己”的契机?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人受诱惑、变坏的可能性较高?

(6) 不同的学生对待课外活动的态度往往不同。不个别地认识学生的师长常会认为不爱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学生在性格上和能力上必定是不健全的。请你留意这些师长的言论,他们的言论如何反映了他们这方面的观点。

(7) 有些人活跃参与活动的理由是“不要让青春留白”,请你分析这一句话。

(8) 观察你的师长或你所认识的历史伟人,有哪一些是以这样的模式成长的?更重 要的是,请看看他们如何做到以这样的模式成长。

(9) 试分析,造成人们“不敢空闲”的原因有哪些?唯有你明白了这些原因,你才懂得如何去克服你“不敢空闲”的心理和态度。

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助印者与助印款额列表

陈姜萤 助印 RM1000.00 (马币一千令吉)
吴信葳与陈姜均夫妇 助印 RM1000.00 (马币一千令吉)
贺心平 助印 RM400.00 (马币四百令吉)
陈姜佑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陈钰元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无名氏(一位在广州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士) 助印 RM100.00 (马币一百令吉)
刘荣鸿 助印 RM50.00 (马币五十令吉)
陈忠德与张燕娟夫妇 助印 RM150.00 (马币一百五十令吉)
陈国安与颜朱花夫妇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李煜煌 助印 RM110.00 (马币一百一十令吉)
王牡丹女士 助印 RM100.00 (马币一百令吉)
袁添亮先生 助印 RM150.00 (马币一百五十令吉)
贺心平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Kerry Trading 助印 RM440.00 (马币四百四十令吉)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第九篇:几点可取的提问态度



学习而无需提问是不可思议的事,提问而所持态度不正确,则对个人为学路上的成长助益不大。以下几点或许是你需要坚持实践的提问态度:

一、提问前先尝试解题,别把你尝试过的(已写在纸上的)解法 扔 掉。

不要不先尝试解题就提问,提问时不妨把自己所尝试过的各种解法一并交给老师过目。

尝试解题的一刻是训练思维的好时刻。一道题之所以难,可能起始于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好题目中一大堆显明但紊乱的讯息,或者起始于你无法马上抽出隐含而有用的讯息,也或者起始于你不懂得如何应用手头上的讯息。尝试克服前者能训练你的思维整理能力,尝试克服中者能训练你的思维分析力,而尝试克服后者则能训练你的思维洞悉力。

面对难题而敢于猜想可能的解法,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拓荒精神;当难题中的概念内涵和你一贯的理解不同而引起冲突时,如果你懂得猜想可行的相容框架,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韧性;难题会令解题思路不顺畅,如果你肯花时间尝试摸索,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耐性;面对难题时能尝试凭自己的力量去解题,反映了你的思维的独立性。

如果你肯在提问前先自行努力尝试解题,也懂得和师长、朋友一起讨论、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那将可帮助你培养以上七种思维素质(1)

二、要求提供暗示,不要求提供答案

如果有关题目实在太难,以致你完全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着手解题,那么这里建议你把你的提问分作几个阶段进行。这里要谈的是第一个阶段,就是通过提问去要求暗示,而不是要求答案。(2)

或许你能这样提问:到底题意中心和哪一个概念有关?题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有怎样的联系?题 意重点究竟在哪里?…然后,注意听对方的回答,因为既然是要求提供暗示,对方的回答就不应该太明显,而你或许可以再有第二层的提问以进一步厘清头绪,但既然你要的是暗示,就不应该问得太露骨。你要成长,就得自我纪律。(3)

急于知道答案不会帮助你进入和享受解题的沉思状态。

三、讨论解题大纲,不要求提供完整、具体的解答步骤

解题能力尚弱的学生,老师无法不示出解题的步步细节。你如果能够和老师不动用纸笔地讨论解题大纲,那表示了你的解题技能已有了足够强的基础,而你对有关科目的透视能力也已达一个高度,那是很不错的表现。

不要一味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绝不会有这种能力。现在就去尝试站在这个高度讨论问题,那不会带给你任何的亏损(4)。

四、不要把题目推给老师

不要把整道题目递交到老师手上,然后由老师自行阅读、解答。老师的任务不是“解答你的难题”,而在于“协助解答你的难题”,解答难题的任务肯定的是在你的身上。

你如果完全不懂问题在讲什么,至少你要针对题中的术语逐一地提问,然后从回答中尝试明白并把各概念联系起来,进而尝试勾勒出整体题意;如果术语的问题不大,那表示了你基本上已有理解问题的基础,那么你可先熟悉题中所提供的讯息,合上书本(可以带在身边备查),然后通过对谈的方式向对方提问。

***

有些老师未必要求学生有这样的提问态度,但你绝对可以先于他们开始实践这样的正确态度。(5)

提问的心态和态度决定了你的学习与成长 的效 果。

2008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请列出有关的七种思维素质。

(2) 想想,怎样的提问法是在要求提供暗示,怎样的提问法是要求提供答案?

(3) 第四点的第二段文字大概勾勒出了所谓的“分阶段提问”是什么意思。无论如何,以下再次提供粗略的指南: 选一道目前大大难倒你的题目,把其中你掌握不到的概念抽出,去和老师讨论。讨论了之后,再读一遍题目,看看是否有了更清晰的眉目。若已能掌握其中的概念,尝试弄清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尝试掌握完整的题意,如果不肯定自己对题意的了解是否准确,再去找老师进行第二轮的讨论。讨论后,再自行尝试解题…这里提两个阶段的提问,接下去要视具体情况如何才能决定你该怎么做。

(4) 选一道你目前不懂得解的数学题去请教老师,要求老师不要把运算步骤一一写给你看,但只说出解题大纲,比如:“你需先把某某式子中的x 变成主项,把某某式子中的y 项变成主项,然后为这两个新式子的两边取平方…”之后由你回去亲自运算。其它科目的讨论也可通过这样的“大纲式”进行。

(5) 仔细观察你的同学如何提问,尽量把他们的提问句子写下,然后进行检查,看看他们犯了哪一点本文所不鼓励的提问态度?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第八篇:解题的能力




知识浩瀚如海洋,企图竭取,最终必会使你气馁。其实,你需要懂的“ 只”(1)是如何划桨,就可任意航行于学海之中了。

用一箩箩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并无法使你真正强大起来。你充裕的信心应该来自成熟的解题能力---不是指在几分钟内解几十道题的能力,是指认真地、耐心地去解眼前把你难倒的那一道题的能力。(2)

人们在口头上给予脑力劳作的评价往往要比给予体力劳作的评价高,而人们在口头上给予解决难题的评价则往往要比给予机械式地工作的评价高。但是,就 如 很 多 人虽坐在办公室,但 常进行的 却是 体力劳 作 而 不 是 脑力劳作一样,很多人其实每天都在机械式地工作,却未必是每天都处于解题的状态之中。

如果你是在机械式地工作,你就只是在重复地做你已经懂得、熟悉的东西,意义不大;但是,如果你是在解题状态中,你面对的就是你所不懂的东西,你是在挑战着你的能力,你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并保持你的敏锐,随时准备吸取新经验、总结新心得。(3)

要成功解决每一道能把你难倒的问题,都将耗费你不少的精力,也需要你付出不少的时间,切记:没有必要和他人比速度。每天一小步是自然的,关键在于你把舵稳住,朝正确的方向前进。缓慢前进不关智力的问题,那 是解题的原有性质。(4)

一眼望去,你将发现,到处都分布着你不懂的东西(5)。人很容易自责过去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导致今天很多东西都不懂;要不然,就是爱和他人比较,就只一味认为别人懂的都比自己多。

你要学会摆脱这样的心理负担,把精力放在眼前的一步,按捺住性子,不要和别人比速度或比聪明,就只管把自己的每一分努力好好地付出。越爱和他人比较,你的心就会越慌(6),即使事实上别人早已落在你的后头。你需要做的应该是,确保自己眼前的一步走得认真,确保下一步没有偏离目标。

追求学问要有策略,如果随兴致地到处逛,你会第一时间很享受,那是爱知识的人在早期常有的经验;可是到了一个年龄,比如25岁,一旦你需要确保成果与专业性,如此的求学个性将会使你面对进度的压力。

要在广度上前进一步是很容易的,但要在深度上前进一步就不是那么简单。要在深度上前进,除了得面对技术上的挑战,你还得确保数月数年地不偏离方向,判断力不准确、耐性差和纪律弱(7) 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两点的。

做好你的专业,但必须懂得去肯定别人的专业,不要贪图殖民他人的疆域(8)。你必须认识一点,即每一门专业都不是容易的。滥学的其一 潜 在原因就是滥学者以为只要付出一些时间,他就可以多掌握一门学问,成为另一个专家(9)。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他不但不会如此轻易就达到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赔掉自己的本行。

你要有攻克各种学问的信心,可是不能实际上去攻克各 种学问。要证明你有 攻 克 各 种 学 问 的 能 力, 吊 诡 的 是,你 只 需 要 认真地、耐心地去解决眼前 困 扰 你的难题 就 行 了(10)。能够 认 识 这 一 点,你压抑的心必会舒展许多。

0408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

(2) 为什么你的信心要建立在“成熟的解题能力”上,而不是“广博的知识”上。

(3) 每天做功课时,你是处于“机械式地完成功课”的状态,还是处于文中所描述的解题状态?

(4) 很多人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一日千里。你曾不曾因为这样的自我要求而倍感压力?读了这段文
字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5) 把你的视线移开此文,看看出现在你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经济、艺术、心理
等现象,然后拟出十道问题,去问问同学,也问问你自己,看各人能解答的问题有多少。

(6) 观察自己,你是不是常和他人(a) 比速度;(b)比聪明;你是不是常(c) 自责;(d) 认为自己比别
人逊色?你是不是因此而无法安心地学习?

(7) 学问要探索得深,和个人的判断力、耐性、纪律有关。为什么?

(8) 试谈谈,懂得“肯定别人的专业”如何帮助你做好自己的专业。

(9) 观察自己:你有没有滥学者的动机和心态。

(10) 请花时间好好玩味这一句话。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第七篇:读书要用感觉


看戏、听歌、欣赏夕阳、谈恋爱等要用感觉,这很多人都明白;读小说、散文、历史故事等要用感觉,这也不难了解;然而,物理、数学等科目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很理性”的学问,如果说追求这类学问也要用感觉,那可能就会难倒一些人的想像力了!(1)

其实,不管读哪类书籍、追求哪门学问,都得用脑又用心。在用脑之余不用心,你会很难掌握有关学问的精髓。(2)

读物理,除了要从理论上去明白飞机起飞的原理,还必须去想像“载几百人的大铁壳”不需任何坚硬的实物在其低部支撑而能在空中“飘浮”的事实。

读数学,除了得能掌握各种繁杂的运算技巧之外,你还需懂得欣赏,怎么一些符号的组合就能勾勒出 物体的 运 动轨迹。

读生物,在勤于反复记忆整个呼吸过程的每一 环 节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余,你需有能力去衷心赞叹这一复杂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快速、高效而和谐”美。

读化学,除了要能写出电子在原子能量级中的排列秩序,你要懂得鉴赏“支配电子排列秩序的规律”的奇妙之处。

学华文,能够完成几百个字的作文未必是有用的,你必须做到因你有能耐通过华文字把自己心中的意思、感觉完整地写出而感到自豪为止。(3)

……

学得知识还不够,还要看得透知识的美。学校课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你知识,课外书的好处在于更能使你了解、体会到:一、为什么有关的知识值得人们钻研、二、为什么过去数百年来人们愿痴心如醉地探索有关的学问。(4)

学校生活基本上是群体生活和比较繁忙的生活,你必须坚持保留充裕的个人时间,以便能在脑海中咀嚼和玩味所获取的学问。(5)

在为自己未来的平稳生活负责的前提之下,除非你家财万贯,你无法完全放弃你讨厌的学科,那么你必须忍耐一些时侯,讨厌的学科要慢慢观摩。

在为自己的成长负责的前提之下,喜欢的科目你要全力以赴,尽量疯狂,要发泄你对它们的激情,不要让这些激情被考试、功课、课外活动拖死。(6)

学校生活常为活动忙、常为考试急。忙和急都会使你对学问 麻 木 不 仁。 (7)

2507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每个人都学过数学,请说出一个你用“心”学数学的经验。

(2) 想想,为什么用“心”学习一门学问,能帮助你掌握有关学问的精髓。

(3) 这五段文字提出了五个例子,说明(追求学问时)用脑和用心的不同,你做到 了多少?

(4) 在学校修读的学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科?试去找一些相关的课外书读读,然后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去比较,学校的课本和课外书如何(a) 帮助你吸取相关的知识, (b)帮助你认识有关学问的美妙之处。

(5) (a) 这里为什么用“必须坚持保留”这几个字?(b) 每天放学后,你抽多少时间 去咀 嚼和玩味当天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

(6) 这两段话是否有矛盾?既然要对所喜爱的学问疯狂,又怎会有时间和心情去慢慢观摩所讨厌的学科呢?你会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7) 请说一说,为什么忙和急的生活和心境会使你对学问麻木不仁?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2010年4月7日星期三

第六篇:读书三阶段

一个人与读书的关系,大体上会经历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那就是起初不爱接触书本,进而能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最后则因思维上的独立与成熟而不依赖书本。

处在第一阶段的人,即“不爱接触书本”的人不知道读书有什么乐趣。虽则我们不能以年龄为标准来划分,然而处于这阶段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你苦口婆心地鼓励他多读书的小孩。我们可以将这些有时候甚至把读书视为苦差的小孩视为这个阶段的象征体。

在成人群中,“不爱接触书本的人”很容易令你联想到那些卑视求知而推崇赚大钱的奋斗者。他们不懂得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或者即使知道书本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也不会认为那是一个简便的途径。他们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捧起书来,也只是作为消遣,而不是为了求知。他们的“书本”就是眼前所处身其中的世界,因而他们往往具备实际的学问,但却由于缺乏思维的训练,他们未必有能力从亲身的经验中总结系统的方法,未必有能力建构理论体系。(1)

处在第二阶段的人,即能充分享受读书乐趣的人,具备了一个典型的习惯,那就是读书的习惯。他们能够享受读书的乐趣,懂得从书本上寻求知识,能明白及体验到读书的益处。

发展到第二阶段的末期,这类人就会对书本爱不释手。对书爱不释手又有两种表现,一是把书本视为同伴,一是把自己沦为书本的随从。如果处于第二阶段末期的人具有最终冲出此阶段而进入第三阶段的潜能,那么他终究会发觉到:对于书本的知识,他总无法应用得淋漓尽致,虽则每读完一本书,都能让他感觉到无比地受用。他会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处处受到书本中的思路的牵引,并且一旦眼睛从书本上移开,脑袋就顿觉空空如也。(2)

另外,如果处在第二阶段末期的人具备进入第三阶段的潜能,他也能同时看到书本作者权威的脆弱性。爱读书的人不管如何盲从,大概都具备起码的分析力,因而对于他有朝一日能发现作者的错误,那是不足为奇的。这种发现是心理突破的一个契机,也是思维得以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培养上读书习惯的人都会有一个时期很依赖和信赖书本,要摆脱这个错误的心理与认识,上述的突破和成熟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终究能够做到与作者平起平坐,手捧书籍而不认为作者是绝对完善的,并且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思维的可靠性(3),那么他就已准备就绪以步入读书的第三阶段。

处在第三阶段的人,即因思维上的独立与成熟而不依赖书本的人有一种特征,就是他们懂得、有能力以眼前所面对的实际境况为书本,从中分析、判断、决定与学习。他仍爱书,但不像处于第二阶段的人那样总爱与书竞赛,误以为自己在读完所有的书之前绝对无法聪明及有效地解决问题(4),也不像处于第一阶段的人那样根本不予书本一个好的评价。

书本对于处在第三阶段的人来说是一种启示来源,而不是一种指南来源(5)。他的指南乃基于实际境况所需,他的决定也基于实际境况所需,而非纯粹基于书本的理论。由于在进入第三阶段前已经历了思维的训练,他在面对实际世界时懂得提炼方法、建构理论,这是处于第一阶段的人在面对实际世界时所难于做到的。因此,处在第三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沉思者更甚于表现为一个读书人(6)。当他捧起书本,你会看到他是在利用书本,而不是不由自主地、惯常地读书。一本书将会因为被他选上而更受肯定,作者也因而倍增荣耀。

一个人与读书的关系可以有上述三个阶段的演进,但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最终完成这整个演进过程。有些人从来不曾离开过第一阶段,而很多人都无力突破第二阶段并迈入第三阶段以成为一个沉思者。诚然,要顺利地完成这三阶段的演进,打从开始就不能缺乏思考。  

101199
260702

思考题

(1) 从今天开始,通过报章的报导、口传消息等途径,去留意你的乡村或城市社区是否出现了这一类人。锁定一两个对象,试分析他们的本领、弱点和他们的观点。

(2) 如果你已有读书的习惯,请注意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感觉。如果有,建建你要好好想想该如何去突破这样的困境。

(3) 从“认为作者都是不会错的”到“肯定作者出错了”到“能看到自己的想法的充分和巩固性”,你处在哪一个环节?

(4) 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总先想到去书局找“解药”,总企图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因为那样做能使到他们的内心感到阵阵的舒服感,似乎掌握了解决困难的方法。但那样的舒适感往往不会持续太久,他们会发现别人再漂亮的方法对自己似乎并不管用。请留意你的内心,你有没有这种从书籍中寻找慰藉的心理趋势。如果有,读了本文后,你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5) 请好好思考“从书本中获取启示,而不是指南”这一句话的意思。

(6) 观察你周遭的人,或观察一些作家、学者、企业家等,看看有谁是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对象。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第五篇:上课的智慧


你可能有两种毛病,一是不正确的事坚持去做;二是正确的事坚持不做(1)。这两者都显示了你智慧的不足,也显示一般学生的典型特征,那就是“只愿做阻力最小,又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这一章只谈前者。

有关坚持去做不正确的事的例子,最值得提的就是上课时:一、老师讲课,你不句句跟进;二、同学发问时,你认为与己无关而不跟进;这两点“不做”都或许是你常坚持去做的事。(2)

要有有效的教育,条件必须是有懂得予以教育的老师和懂得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我们假设站在课堂前面的是懂得教育的老师,那么你坚持进行的上述两件事无疑会严重破坏有效教育的进行。(3)

针对第一点,即“老师讲课时,你不句句跟进”,你必须明白,老师的讲课往往并不是只提及课文内的重点而已,而总会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上的经验、心得等也提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你留意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你的学习不会只局限于课文的范围,除非有关老师就只会生搬硬套或缺乏成长经验与心得(4)。只要你及其他同学懂得让这些会进行教育的老师自由发挥,只要你能句句跟进,四十分钟的课其实可以很充实。

针对第二点,即“同学发问时,你认为与己无关而不跟进”,你之所以会常做那样不正确的事,通常是因为你错误地假设别人的问题都是简单的,所以可以不必聆听。你必须明白,即使有关的提问确实是简单的,但简单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答复过程、方法或答案也是简单的。(5)

二、三十名同学一同上课,每位同学都有共同的责任确保不重复相同的提问,除非你聆听了老师的答复后还是不明白。然而,很多同学都显露出自私 的嘴脸,想要问就问,想什么时候问 就什 么 时 候问,不懂得因自己重复他人的提问而感到丝毫的羞耻。

这种学生也显露出霸道的嘴脸,即使被老师提醒、稍微评击了之后 也 不 反 省,就只会一味先责怪老师 --- 说有关老师不允许学生重复问题,没有师长的胸怀--- 不然就只会暗地里发誓:“休想我再请教你!”。(6)

在课室中,很多教学不是沿直线前进而是在兜圈子(7),甚或大部分教益都最终消散在空气中、淹没在喧嚣声中,都是拜不少学生的这一些自私和霸道的行为所赐。

学校的课室往往不是理想的教育环境,其一原因也在于,坚持做上述两项不正确的事的学生为数不少。难能可贵的是,会有很小部分的学生在吵闹的环境之下还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嘈杂声中还能抽绎出老师的句句要点。

如果你的学习环境乃由懂得教育的老师和一群不懂得受教育的学生所组成的话,你就必须像上述能把持注意力的学生一样,表现出上课的智慧,到学校去才能够很好地达到上课的目的。

04082001
26072002

思考题

(1) 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是正确的,但却是你坚持不去做的?请举一 例。

(2) 请观察一下,你的教室中有多少同学有这两点表现。

(3) 你的哪一些老师可被归为“懂得教育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中的能发挥所长吗?

(4)
有的老师爱天南地北地说个没完没了,甚或把自己的小事(或小成就)夸大来谈。你如何判 断老师所谈的课外事物是切合当天的教学主题的,并且具有教育意义?

(5) 试从你的课室经验中举一例以说明“简单的提问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答复过程、方法或答案”这一句话的道理。

(6) 观察自己:你有没有这种自私和霸道的行为和心态?

(7) 观察你班上的上课情景,有多少次老师的重点重复了数次,但却没多少同学听进去;有多少次老师要进一步详细地讲解某一重点,但讲到半途又被迫得从头讲起?


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第四篇:学问的有趣和枯燥


没有人会喜欢枯燥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成功寻找到令人感到绝对有趣的学问。(1)

一门学问有多枯燥或多有趣, 除了决定于有关学问本身,其实 也取决于你的思考素养。(2)

有些学问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可是要走得深入,也终须面对孤独、繁琐和忍耐的思考和工作;有些学问的“面貌可憎”,可是一旦你熟悉了它的内在结构与内容,你除了会发现它原来美丽,还会因自己具备看透它的能耐而感到自豪。(3)

有些枯燥不是由学问本身所引起的,是由教导者所用的不恰当、不生动的方法所引起的。不管面对任何学问,如果你有好的教导者,那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好的导师,那么要挖掘学问的美丽、生动之处,就不能指望任何人,你必须花时间、精神与耐心去面对学问的内容本身,那考验了你的自学与思维探索能力(4);面对书本,你也不能指望任何书都写得精彩,在阅读时要紧记:你的枯燥感可能是由于作者的书写方式不好所引起的,不是那门学问本身所引起的。(5)

有些枯燥则由心境引起。这种能引起学习的枯燥感的心境主要有两种,一是急迫;二是忙碌。前者拜考试所赐,后者拜学校没完没了的活动所赐;手捧书本,心急迫,脑子就认为时间不够用,那必乖离追求学问的原始本意,必压抑追求学问的原始动力,必导致即使勤奋也没激情的局面。(6)

要挖掘学问的趣味,就得去看它的各个侧面与各个层面。好的阅读能力可使你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得更顺利,但在顺畅、快意的广博阅读之余,要懂得把持耐性去实际地、稳扎地解题(7)。你必须空闲(8),才能鉴赏学问;你必须思考,才能认识学问。

由于美感有深浅之分,对不同的人,各学问对他的吸引力必有所不同。你必须相信,你的嗜好总会“归宿”于某一门学问。成功的“婚姻”,靠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和对“它”的认识。你从小就要时常观察自己的喜恶,你从小就要广涉博览,这门婚姻起步于寻觅对象,从小就开始。(9)

270701
250702

思考题

(1) 去问问一些对某一门学问(如数学、茶艺、摄影等)醉心的同学或朋友,他们 对有关学问的每一部分是否都“一样地非常喜欢,也从不曾有厌倦的感觉”。

(2) 当你获悉大部分同学都说历史科枯燥,那么你会认为历史科本身是枯 燥的,还是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曾花心思好好去认识才认为历史科是枯燥的?

(3) 这里提及了两种情况,请各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最好能根据亲身的经验举例。

(4) 你目前遇上了什么糟糕的导师吗?如果是,你埋怨多久了?如果你已埋怨 了 一 个月,我建议你可以开始把埋怨的精力收起,用于自学、自行探索之上。

(5) 你看过哪一些令你越读越不快的书?那个时候,你是怪作者、翻译者呢,还是 怪有 关书 籍的内容难懂?

(6) 学校的各种不同学科之中,有哪一科你是学得“勤奋而没激情”的?

(7) 你有没有爱读课文但不爱解题的习惯?如果有,就要好好消化文中的这一句了。

(8) 见“应对学问”篇之“空闲”。

(9)
你的兴趣是取决于工作市场的需求、“钱”途、时尚,还是取决于对你个人的了解?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第三篇:求学问是一个修身的管道


道德教育绝对不 会是一个能把高尚品格有效地打入人们血肉里的 好管道,而认真做学问却是人们忽略 的 或 不 敢 相 信 的一个 好 的 切 入 点。

认真做学问的人,必会经受以下几点的考验,一是考验调控心境的功夫;二考验面对难题的耐性;三考验管理生活习惯、方式的能力。

一、考验你调控心境的功夫

心神若紊乱就读不下书;心若急迫则不能融会贯通;心若不去鉴赏必无法看清学问的精髓。(1) 读书必须要有闲情,所谓“闲情”,是指思维上的闲情。(2)

要把书读好,就要先调适你的心境。但是,不要企图通过看戏、聊天或听歌等调适你的心境,必须直指你不稳的那颗心。

读书既是一种修身的管道,它难免会使你得痛苦地违背自己的原始意愿行事(3),但这方面的强迫和坚持会很快地使你获得 心灵平静。这心灵的平静是因你肯与学问同在而得来的,一是拜你的专心思考所赐,二是因为你不久后就会看到学问美的一面。

在面对某一门学问 时 你 内 心 的 不 定 若仍不趋减,那很可能是因为有关的学问根本不是你一向来的真正所好。如果某一门学问是你的真正所好,它必能轻易地使你的注意力集中,进而把你紊乱的心平复下来。对很多人来说“进行沉思”需要不停地提醒,对科学家来说,沉思是自然发生的。(4)

二、考验你面对难题的耐性

认真做学问肯定需要耐性。难题往往不是马上就能解决,即使看到解题的前景,也要你按捺住兴奋,稳健地求证。(5) 难题使你看到学问成长之缓慢,你要素质,就不能贪图快速(6)。走得越深入, 就 更 能使你看到在宏伟的知识殿堂里,人类所付出的心力到底用于何处(7),而能看到这一点,你的心就会越 发谦逊。

三、考验你管理生活习惯、方式的能力

要认真追求学问,就必须要求你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一定的素质。生活习惯和方式能很好地反映你是不 是一个读书人,就如从一个人的爱好胡扯,我们能知道他大概动脑也少一样;时常过夜生活的人 如 果同时是一位学者,那将会是一个很少见到的特例。

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能力攻克学业上的难题,而是你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给你太多追求学问的干扰因素,所以你还是要跑回个人的纪律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但不是用上道德课的理论方式去自我纪律,而是通过实际地改善自己的学习行动去自我纪律。

××××××××××××

有的人通过宗教戒律来达到高尚品格, 有 的人则通过醉心学问以臻高尚品格,二者殊途同归。而到底该选择哪一条路,那就要看你打算享受哪一种旅程了!

01082001
24072002

思考题

(1) 要“鉴赏”学问,心就不能乱、不能急。这个道理只明白而没通过行动去演绎,对你是毫无用处的。

(2) 请参考第“应对学问”篇之“空闲”。

(3) 阻挠你去好好地读书的原始意愿有哪些?请举两个例子。

(4) 这最后一句是这一段的精华所在,请好好想一想。

(5) 请从科学历史故事中举一例,说明科学家往往要用上好几个月去证明他们的某 些设想是正确的。在你的学习经验中,你曾想出的一些解题方法,最长需用多久的时间去证明它是对的?你获得有关设想的那一刻曾让你兴奋不已吗?

(6) 你认同“慢工出细货”这句话吗?如果不认同,请举一例说明“快工也可出细货”;如果认同,你如何以这句话自我纪律?

(7) 你如果对某一门学问了解得愈深入,就愈能掌握这一句话。试说说你目前对这句话的看法。

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第二篇:如何调适读书心境

你或许不是不想好好地坐下来读书,只是你可能在要求、等待着一种所谓的“读书心情”。然而,你发现事实往往是,这样的心情总是很少出现,不然就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生活中的干扰和诱惑太多,你不能呆等读书的心情,你要去营造它。

生病时不要思考生命的意义,要先好好地休养;疲惫不堪时不要思索成功的不易,也要先好好地休息再说;如果你不是生病,也不是疲惫不堪,可是一旦想起读书就老不愿意,那么你就要针对当下的心境调适调适一番。如果你期望“老不愿意”的心情会自动消失,你是不会如愿以偿的。

以下 提 供一些调适读书心境的方法供你参考,但如果你有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尽管采用你个人的方法好了:

一、不要呆等读书的心境出现,要去营造它。营造读书心境的第一步是“马上坐到书桌前”,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也是“马上坐到书桌前”,不是“等读书的心境出现”。你一旦能够强迫自己坐到书桌前,你就为自己进入读书的心境设下了第一道契机,读书心境会因你的学习行动而慢慢浮现出来。

读书必会面对“不懂”,“不懂”使身心不愉快,那可能会使你“老不愿意”坐到书桌前。克服“老不愿意”的方法就是“不要服从它”。或者,你也可以叫自己相信:隐藏在“不懂的不快”背面的“弄懂后的喜悦”必会使人精神振奋、不言倦。(1)

如果你不强迫自己不去听从“老不愿意”的呼唤,任何漂亮的劝告都将于事 无补。你不能干等,要马上行动。

二、如果你不是不想读书,只是受干扰太多,比如感到焦虑、失望、意志消沉、压迫等,不要总想到看戏或听歌,以为看戏或听歌后就会有更好的读书心境。看戏或听歌只能够暂时把问题搁在一旁,很快地这些干扰因素又会再一次浮现。

看戏和听歌是让脑袋休息的好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如果是要解决干扰,就得直指干扰的因素;你如果要的是读书的心境,就要直接开始学习。不要把二者混淆,也不要期待你会有完全不受干扰的一天。

三、如果你难好好地读书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多,那表示了你对学问的评价比对其它诱惑的评价低,那么除非你愿意敞开胸怀、愿意诚心地去重估学问的价值,看看学问到底有什么美(2),你是不可能认真读书的。

你之所以认为外界诱惑的价值比学问的价值高,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能很快地使你感受到身心的快感,而学问则要求你先在“不懂”之前挣扎一番后才让你感受到智力的快感(3)。因此,在比较两者的快感之价值高低时,你必须先具备愿意面对“不懂”的心理准备,而且不宜太快下定论(4)

四、可能你会说即使你坐到书桌前了,你就是不能进入读书的状态。这个现象的导因可能有很多,但无论如何请坚持留在书桌前,让自己的身体与心境都回归平静,然后让你的心眼去慢慢扫描你的内心起伏。持续一段时间后,很可能你就能掌握上述所说的“直指内心干扰因素”的技巧。

五、放慢读书的速度。要认真学习,就不要一目十行,要慢慢咀嚼书本的用词和句子,要慢慢整理各部分道理的内在关系。忘掉考试,如果不得不顾及考试,就不要临时抱佛脚。如果能悠哉闲哉,读书就是一种享受---除了享受因“懂”而有的顺畅喜悦,也享受“攻克不懂”时所激起的沉思喜悦。如果这一次怀着急躁、不快的心情坐在书桌前,你不可能在离开后会主动要 再回去。

六、少读而常读。每读一个小小的段落,就把书本合起来,去回想刚刚读过什么。合上书本回想,有助于你捉重点,防止你被书本的句子牵着鼻子走。如果合上书本后你能用自己的句子重述刚刚所学得的知识,它们必定能很快地就被你的脑海吸收。

与其读一大段时间,跑得快,被吸收的成份少,不如用一段时间回想,慢跑,可是进入脑海的却多且牢固。当然,如果跑得快又吸收得快,那是最好不过,可是如果你做不到,就要采取自己的节奏,不要自责。

读少而常读,符合我们脑袋的工作规律,如果再加上悠闲的步调,那有助于你保持纯洁的读书动机。(5)

读书的心境不能用(心)急、(读)快、(考试)压力等来营造。

11082001
24082002



思考题

(1) 经长时间思索(比如三个小时、三天甚至三个月)而最终成功解了一道练习题,会叫人兴奋不已。你有过这种经验吗?试举一例。

(2) 你体会过学问的美感吗?若无,请设法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若有,请举一例以和大家分享。

(3) 用“看戏(如‘西游记’)”和“读小说(如‘西游记’)”作为例子,来解释这一句话。

(4) 为什么不宜太快下定论?

(5) 文中所谓“读书的纯洁动机”是什么意思?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思维教育丛书》出版与慈善活动

概念

这是一项出版活动,出版一系列的书籍,出版的是思维教育的书籍。这也是一项慈善活动,因为出版后的书籍将供免费索取。

目前,这一系列的书籍由我来著写,刚出版的是《恋爱二三事》,待出版的至少已有三本,待著作的还有几本。这些书都是有关思维的教育书籍,不限于逻辑,就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教导人们如何思维。

出版经费哪里来呢?一部分由我自己支付,一部分由我的“老”学生和朋友资助,只希望接下来能跳出这个圈子,即使您不认识我,但只要认识及认同这个活动及其意义,也会愿意捐钱资助。



目前有什么书供免费索取

目前可索取的书籍:《中学生思维谬误》和《恋爱二三事》



如何索取

索取者请把足够邮资(每本马来西亚仅RM2(二令吉))寄到以下地址:

Toh Sing Poh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laysia Campu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Jalan Broga,
43500 Semenyih,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来信必须清楚无误地写下您的中英文姓名、地址、电邮地址和职业。

别忘记说明您要索取的是哪一本书籍。




谁能索取

基本上任何团体(学校、图书馆、华文学会等)和个人都可来信索取。

目前正上我的课以及就读于我任职的学校(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暂时不能索取。如果他们看了电子版的书籍(http://tohsingpoh.blogspot.com),喜欢上了,那么理应先珍惜机会多来和我面对面交流与讨论,待毕业后再索取收藏也不迟。

由于数量有限,我们会优先供诺丁汉大学以外的人士索取,敬请谅解。



索取前的考量

我们希望这些书籍能传到真正会好好利用和需要的人手上。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好好利用和需要,可先到部落格 (http://tohsingpoh.blogspot.com)阅读电子版。阅读了电子版后,如果您确定喜欢其写法和内容,就尽管索取吧!



索取后的动作

万一您索取了而后发觉有关书籍并非您想象中的好,收藏成了您的累赘,那么我们恳请您将书转送出去,让它流浪吧,直到它抵达那些能从中得到启发的人手上为止。



助印

由于款项有限,一次只印一千本,欢迎大家助印以让更多人受惠。您可能助印过宗教书籍,请想想把你的助印功德观念扩展到思维教育类书籍的可行性。

有意助印者请把支票寄至:

Toh Sing Poh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laysia Campu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Jalan Broga,
43500 Semenyih,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助印者请清楚无误地写下姓名与通讯处、电邮地址,以方便需要时联系。

助印者姓名将刊在部落格和书本后鸣谢录内。


联络方式

任何疑问、意见、建议可写至:singpoh@gmail.com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第一篇: 明白与不明白


“没有或少疑问”、“没有或少提问”、“明白”等是教室中常见的现象。然而,一个人在学习中若很少,甚或没有表现出“不明白”,却是奇怪的现象,因为无论个人还是历史上的学问发展,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1)

有意无意地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将导致一个人感觉到他所学习的东西没什么是难懂的。他会以为能使他不明白的东西都必定是在远方,却不知道伟大的学者也是以身边的平常事作为思考的起点的。(2)

学问具层次性,这说明了为什么中学和大学学习的课题可以一样,但深度却差别很大。同样的道理,所谓“明白”往往是属于一个层次的事,但它却很容易使人自以为明白了各个层面而急着要掉头就走。反之,“不明白”能使你的脑袋在现有的基础上遇见瓶颈,它要求你多逗留、多沉思,以弄懂深一层的道理。

学者向深层的方向钻,学问的消费者向水平方向逛(3);要 如学者般纵向探索,除了需要基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需有对待“不明白”的耐性,而要横向地逛游,只需有智力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你或许会认为,如果谁在老师“清楚”讲解了后还不明白,那是有关学生的个人智力出了问题。这种观念其实很普遍,导致大家只争着“明白”,却不花心思看看自己的认知到底是否彻底和足够细致。其实,好的教学只要求讲解清楚,但好的教育却能使你看到:你的明白在对某一课题的学习路上只属于“告一个段落的明白”而已。(4)

“不明白”能刺激疑问与思考,能提供你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但如果你只顾着跟同学、朋友比智力,“不明白”却将会成为你的压力来源;如果你了解不少基本的问题即使在经过很多学者的长期思索后,至今也还无法解决(1),那不只能助你纾解“不明白”的压力,而且---如果你不一味急着要最终的答案,并愿慢慢摸索---还会使你马上踏入研究的门槛。

学问的探索过程往往漫长,很多时候快不来,重要的是你能坚持走下去。“考试”会打乱这种探索、做学问的步伐,有些仍未脱离学校考试制度的人因坚持“做学问”的步伐而栽了跟斗,虽不至于落第,但争取奖学金的筹码却因此少掉很多。如果你已栽了这样的跟斗,请记住:成绩不好说明了你捉不准考试的节奏,但绝没有说明你做学问的步伐如何。(5)

花钱购买一本书是否值得,并不决定于购买的那一刻,而取决于购买者之后有没有去阅读它;“搞不懂学问”这事实对你是好是坏,并不取决于你弄不懂的那一刻,而是在于你之后有没有去“纠缠”所不懂的地方。

凡学习的都懂的人,表示了他的智力很强,然而,能不能在做学问的路上跑得远,要看他对弄不懂的东西有没有耐心。中学时代凡学的都懂的人,他的知识会迅速增长、基础会扎得稳健,可是也因此对他在“面对不懂时所需的耐性”的磨练相对减少。如果除了智力高,他也懂得如何去处理、攻克所不懂的东西,那无疑显现出了上天对他的更大厚爱;常“不懂”的人, 并不表示他的智力必定很弱,如果他有解题的耐性,那么他对学问所表现出来的是学者的特质,比高智力的表现其实更可喜。

只重学习不重做学问的人,爱强调智力的高超和解题的迅速;重做学问的人在意的是自己和学问的距离(6)。而“面对不懂”的态度如何,是衡量你和学问之间的距离有多大的 其 一尺度。

31072001
22072002

思考题


(1) 举一例,有什么问题是学者思考了(a) 十年以上 (b) 百年以上,还无法解决的。

(2) 请举一个例子(不管是物理学上、考古学上、文学上还是艺术上的例子,都行),说明伟大的发现、发明或创作可以是以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作为起点的。

(3) 请举一例说明你对这一句话的了解。

(4) 有什么知识是你在学习时觉得懂了,但过后想想又觉得懂得并不全面和不够深入的?

(5)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但还没栽这样的跟斗,那么你要如何处理你坚持的做学问
的步伐和考试制度之间的矛盾?

(6) 所谓“自己和学问的距离”是什么意思?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思考 挣扎 蜕变》:序




为了避免“教育”这个词的被滥用和误解,我常把它和“教学”区分开来。后者是针对知识的累积而言,前者是针对个人思维、智慧、胸怀等的成长而言。这本书是属于一本“教育书”,不是“教学书”。


这本书不是在讲道德,不是在说教,它说的是我个人成长历程中经挣扎而获得,并已融入到我血肉之中去的心得。当然,我的个人成长不是每一个人的成长,但面对成长的思考、经验和方法是有其转移价值的。


教学的机会通常比教育的机会多,在学校当老师,能够顺利、有效地把知识传授出去,那无疑能令人开心,但能有学生诚心地、频繁地爱听你的心得,能主动要求参考你的心得,那却叫人醉心。我于1999年遇到了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位,是一班中的其中一群。这一班学生都是由印尼华裔生组成,他们很多都是因19985月的印尼暴乱而到来马来西亚念书。


这群学生有很好的互动能力,有很强的学习动力,他们懂得尊重老师,也懂得和老师开玩笑。我做了他们的班导师,教他们物理。在班上,我免不了教学,但我们有很多谈天的机会。下课时段,有一些也会常到办公室来,少不了向我讨教功课,但也不忘谈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家乡、心事或东聊西谈的。


和这群学生交流,总有言犹未尽的感觉。当我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成长意愿后,激发我的就是很想把自己的成长心得好好地“交”给他们。口语交流当然能很好地挑起我们日后的美好回忆,但如果能把我的观点分成小主题地写成短文,装订成册,复印后“交”给他们,我想那教育效益无疑会更大。这个念头促成此书的诞生。


然而,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干扰,这本书的酝酿却用上了大约两年才有一份初稿出来。我在完成初稿前早已离开了学校,这群学生在我离开后大约一年也已毕业,有的目前在美国、有的去了加拿大、有的返回印尼,有的即将去澳洲等。虽则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学生,但我想,如果我仍把这本著作送给他们,他们会同样露出那种令我回味的笑声和反应的。


愿好好成长的学生不容易找,你能有机会在一生中持续教育一位已算是成就非凡;反过来,好的老师也不容易找,你能有机会持续被一位老师教育已算很幸运。这本书的著写是为了学生,但我却在接近写成三十篇的阶段很想送给我的老师,刘清分。我在思维日记中曾说过,我于十四岁才开始诞生,因为就在那一年,他启动了我头脑的运作,我还记得,当时我头脑中自问的第一道问题是“什么是文明?文明有尽头吗?”。直到今天,我还不曾停止过在脑袋中和自己对话,而他也是我唯一还在频于交流的老师。


其实,很多中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你去注意他们的校服、他们的笑容、他们学习的神情,如果有机会和他们进行诚心、信任的交流,一定会激起你对他们的“教育心”,恨不得会有一个管道能够把你自认最好的观点、方法、心得等都直接传送到他们的血肉里去。这种教育心,我个人认为就类似于你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之教育心。


成人有成人的烦恼,求学即使快乐,中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烦恼、挣扎。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但同时却常面对来自朋友的要求、父母的期许、学校制度等的冲突。不管这些要求、期许、制度等有哪些好处,往往却不能和自己内心的喜好“和睦共处”。


这一切冲突和矛盾的处理不能求诸于“协调”、“适应”、“中庸”等,必须是在着重个人本质的维护、茁壮的前提下去处理。这些处理法没有普适的方程,但我个人很相信,只要他们肯去思考、懂 得尊重自己、肯去挣扎,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方程式,形成个人的心得,这其中就是酝酿蜕变和完成蜕变的过程。我把书名定为“思考、挣扎与蜕变”,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要蜕变的话,思考和挣扎是必须经过的酝酿过程。


这本书希望可尽的最大功德在于能启动中学生肯思考、懂得尊重自己、肯去挣扎的心灵运作。只要他们懂得进行这样的心灵运作,他们必会成长,不需任何人、制度等的担心和日夜监督。

270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