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8日星期日

第四篇:学问的有趣和枯燥


没有人会喜欢枯燥的东西,也没有人会成功寻找到令人感到绝对有趣的学问。(1)

一门学问有多枯燥或多有趣, 除了决定于有关学问本身,其实 也取决于你的思考素养。(2)

有些学问一开始就扣人心弦,可是要走得深入,也终须面对孤独、繁琐和忍耐的思考和工作;有些学问的“面貌可憎”,可是一旦你熟悉了它的内在结构与内容,你除了会发现它原来美丽,还会因自己具备看透它的能耐而感到自豪。(3)

有些枯燥不是由学问本身所引起的,是由教导者所用的不恰当、不生动的方法所引起的。不管面对任何学问,如果你有好的教导者,那是最好不过;如果没有好的导师,那么要挖掘学问的美丽、生动之处,就不能指望任何人,你必须花时间、精神与耐心去面对学问的内容本身,那考验了你的自学与思维探索能力(4);面对书本,你也不能指望任何书都写得精彩,在阅读时要紧记:你的枯燥感可能是由于作者的书写方式不好所引起的,不是那门学问本身所引起的。(5)

有些枯燥则由心境引起。这种能引起学习的枯燥感的心境主要有两种,一是急迫;二是忙碌。前者拜考试所赐,后者拜学校没完没了的活动所赐;手捧书本,心急迫,脑子就认为时间不够用,那必乖离追求学问的原始本意,必压抑追求学问的原始动力,必导致即使勤奋也没激情的局面。(6)

要挖掘学问的趣味,就得去看它的各个侧面与各个层面。好的阅读能力可使你在这方面的工作进行得更顺利,但在顺畅、快意的广博阅读之余,要懂得把持耐性去实际地、稳扎地解题(7)。你必须空闲(8),才能鉴赏学问;你必须思考,才能认识学问。

由于美感有深浅之分,对不同的人,各学问对他的吸引力必有所不同。你必须相信,你的嗜好总会“归宿”于某一门学问。成功的“婚姻”,靠的是你对自己的了解和对“它”的认识。你从小就要时常观察自己的喜恶,你从小就要广涉博览,这门婚姻起步于寻觅对象,从小就开始。(9)

270701
250702

思考题

(1) 去问问一些对某一门学问(如数学、茶艺、摄影等)醉心的同学或朋友,他们 对有关学问的每一部分是否都“一样地非常喜欢,也从不曾有厌倦的感觉”。

(2) 当你获悉大部分同学都说历史科枯燥,那么你会认为历史科本身是枯 燥的,还是认为可能是因为他们不曾花心思好好去认识才认为历史科是枯燥的?

(3) 这里提及了两种情况,请各举一个恰当的例子。最好能根据亲身的经验举例。

(4) 你目前遇上了什么糟糕的导师吗?如果是,你埋怨多久了?如果你已埋怨 了 一 个月,我建议你可以开始把埋怨的精力收起,用于自学、自行探索之上。

(5) 你看过哪一些令你越读越不快的书?那个时候,你是怪作者、翻译者呢,还是 怪有 关书 籍的内容难懂?

(6) 学校的各种不同学科之中,有哪一科你是学得“勤奋而没激情”的?

(7) 你有没有爱读课文但不爱解题的习惯?如果有,就要好好消化文中的这一句了。

(8) 见“应对学问”篇之“空闲”。

(9)
你的兴趣是取决于工作市场的需求、“钱”途、时尚,还是取决于对你个人的了解?


2010年3月23日星期二

第三篇:求学问是一个修身的管道


道德教育绝对不 会是一个能把高尚品格有效地打入人们血肉里的 好管道,而认真做学问却是人们忽略 的 或 不 敢 相 信 的一个 好 的 切 入 点。

认真做学问的人,必会经受以下几点的考验,一是考验调控心境的功夫;二考验面对难题的耐性;三考验管理生活习惯、方式的能力。

一、考验你调控心境的功夫

心神若紊乱就读不下书;心若急迫则不能融会贯通;心若不去鉴赏必无法看清学问的精髓。(1) 读书必须要有闲情,所谓“闲情”,是指思维上的闲情。(2)

要把书读好,就要先调适你的心境。但是,不要企图通过看戏、聊天或听歌等调适你的心境,必须直指你不稳的那颗心。

读书既是一种修身的管道,它难免会使你得痛苦地违背自己的原始意愿行事(3),但这方面的强迫和坚持会很快地使你获得 心灵平静。这心灵的平静是因你肯与学问同在而得来的,一是拜你的专心思考所赐,二是因为你不久后就会看到学问美的一面。

在面对某一门学问 时 你 内 心 的 不 定 若仍不趋减,那很可能是因为有关的学问根本不是你一向来的真正所好。如果某一门学问是你的真正所好,它必能轻易地使你的注意力集中,进而把你紊乱的心平复下来。对很多人来说“进行沉思”需要不停地提醒,对科学家来说,沉思是自然发生的。(4)

二、考验你面对难题的耐性

认真做学问肯定需要耐性。难题往往不是马上就能解决,即使看到解题的前景,也要你按捺住兴奋,稳健地求证。(5) 难题使你看到学问成长之缓慢,你要素质,就不能贪图快速(6)。走得越深入, 就 更 能使你看到在宏伟的知识殿堂里,人类所付出的心力到底用于何处(7),而能看到这一点,你的心就会越 发谦逊。

三、考验你管理生活习惯、方式的能力

要认真追求学问,就必须要求你的生活习惯和方式有一定的素质。生活习惯和方式能很好地反映你是不 是一个读书人,就如从一个人的爱好胡扯,我们能知道他大概动脑也少一样;时常过夜生活的人 如 果同时是一位学者,那将会是一个很少见到的特例。

很多时候你不是没有能力攻克学业上的难题,而是你的生活习惯和方式给你太多追求学问的干扰因素,所以你还是要跑回个人的纪律方面着手解决问题,但不是用上道德课的理论方式去自我纪律,而是通过实际地改善自己的学习行动去自我纪律。

××××××××××××

有的人通过宗教戒律来达到高尚品格, 有 的人则通过醉心学问以臻高尚品格,二者殊途同归。而到底该选择哪一条路,那就要看你打算享受哪一种旅程了!

01082001
24072002

思考题

(1) 要“鉴赏”学问,心就不能乱、不能急。这个道理只明白而没通过行动去演绎,对你是毫无用处的。

(2) 请参考第“应对学问”篇之“空闲”。

(3) 阻挠你去好好地读书的原始意愿有哪些?请举两个例子。

(4) 这最后一句是这一段的精华所在,请好好想一想。

(5) 请从科学历史故事中举一例,说明科学家往往要用上好几个月去证明他们的某 些设想是正确的。在你的学习经验中,你曾想出的一些解题方法,最长需用多久的时间去证明它是对的?你获得有关设想的那一刻曾让你兴奋不已吗?

(6) 你认同“慢工出细货”这句话吗?如果不认同,请举一例说明“快工也可出细货”;如果认同,你如何以这句话自我纪律?

(7) 你如果对某一门学问了解得愈深入,就愈能掌握这一句话。试说说你目前对这句话的看法。

2010年3月19日星期五

第二篇:如何调适读书心境

你或许不是不想好好地坐下来读书,只是你可能在要求、等待着一种所谓的“读书心情”。然而,你发现事实往往是,这样的心情总是很少出现,不然就是出现的时间并不长。

生活中的干扰和诱惑太多,你不能呆等读书的心情,你要去营造它。

生病时不要思考生命的意义,要先好好地休养;疲惫不堪时不要思索成功的不易,也要先好好地休息再说;如果你不是生病,也不是疲惫不堪,可是一旦想起读书就老不愿意,那么你就要针对当下的心境调适调适一番。如果你期望“老不愿意”的心情会自动消失,你是不会如愿以偿的。

以下 提 供一些调适读书心境的方法供你参考,但如果你有更好、更适合自己的方法,就尽管采用你个人的方法好了:

一、不要呆等读书的心境出现,要去营造它。营造读书心境的第一步是“马上坐到书桌前”,最直截了当的方法也是“马上坐到书桌前”,不是“等读书的心境出现”。你一旦能够强迫自己坐到书桌前,你就为自己进入读书的心境设下了第一道契机,读书心境会因你的学习行动而慢慢浮现出来。

读书必会面对“不懂”,“不懂”使身心不愉快,那可能会使你“老不愿意”坐到书桌前。克服“老不愿意”的方法就是“不要服从它”。或者,你也可以叫自己相信:隐藏在“不懂的不快”背面的“弄懂后的喜悦”必会使人精神振奋、不言倦。(1)

如果你不强迫自己不去听从“老不愿意”的呼唤,任何漂亮的劝告都将于事 无补。你不能干等,要马上行动。

二、如果你不是不想读书,只是受干扰太多,比如感到焦虑、失望、意志消沉、压迫等,不要总想到看戏或听歌,以为看戏或听歌后就会有更好的读书心境。看戏或听歌只能够暂时把问题搁在一旁,很快地这些干扰因素又会再一次浮现。

看戏和听歌是让脑袋休息的好方法,不是解决问题的好方法。你如果是要解决干扰,就得直指干扰的因素;你如果要的是读书的心境,就要直接开始学习。不要把二者混淆,也不要期待你会有完全不受干扰的一天。

三、如果你难好好地读书是因为受的诱惑太多,那表示了你对学问的评价比对其它诱惑的评价低,那么除非你愿意敞开胸怀、愿意诚心地去重估学问的价值,看看学问到底有什么美(2),你是不可能认真读书的。

你之所以认为外界诱惑的价值比学问的价值高,是因为外界的诱惑能很快地使你感受到身心的快感,而学问则要求你先在“不懂”之前挣扎一番后才让你感受到智力的快感(3)。因此,在比较两者的快感之价值高低时,你必须先具备愿意面对“不懂”的心理准备,而且不宜太快下定论(4)

四、可能你会说即使你坐到书桌前了,你就是不能进入读书的状态。这个现象的导因可能有很多,但无论如何请坚持留在书桌前,让自己的身体与心境都回归平静,然后让你的心眼去慢慢扫描你的内心起伏。持续一段时间后,很可能你就能掌握上述所说的“直指内心干扰因素”的技巧。

五、放慢读书的速度。要认真学习,就不要一目十行,要慢慢咀嚼书本的用词和句子,要慢慢整理各部分道理的内在关系。忘掉考试,如果不得不顾及考试,就不要临时抱佛脚。如果能悠哉闲哉,读书就是一种享受---除了享受因“懂”而有的顺畅喜悦,也享受“攻克不懂”时所激起的沉思喜悦。如果这一次怀着急躁、不快的心情坐在书桌前,你不可能在离开后会主动要 再回去。

六、少读而常读。每读一个小小的段落,就把书本合起来,去回想刚刚读过什么。合上书本回想,有助于你捉重点,防止你被书本的句子牵着鼻子走。如果合上书本后你能用自己的句子重述刚刚所学得的知识,它们必定能很快地就被你的脑海吸收。

与其读一大段时间,跑得快,被吸收的成份少,不如用一段时间回想,慢跑,可是进入脑海的却多且牢固。当然,如果跑得快又吸收得快,那是最好不过,可是如果你做不到,就要采取自己的节奏,不要自责。

读少而常读,符合我们脑袋的工作规律,如果再加上悠闲的步调,那有助于你保持纯洁的读书动机。(5)

读书的心境不能用(心)急、(读)快、(考试)压力等来营造。

11082001
24082002



思考题

(1) 经长时间思索(比如三个小时、三天甚至三个月)而最终成功解了一道练习题,会叫人兴奋不已。你有过这种经验吗?试举一例。

(2) 你体会过学问的美感吗?若无,请设法明白那是什么意思。若有,请举一例以和大家分享。

(3) 用“看戏(如‘西游记’)”和“读小说(如‘西游记’)”作为例子,来解释这一句话。

(4) 为什么不宜太快下定论?

(5) 文中所谓“读书的纯洁动机”是什么意思?

2010年3月16日星期二

《思维教育丛书》出版与慈善活动

概念

这是一项出版活动,出版一系列的书籍,出版的是思维教育的书籍。这也是一项慈善活动,因为出版后的书籍将供免费索取。

目前,这一系列的书籍由我来著写,刚出版的是《恋爱二三事》,待出版的至少已有三本,待著作的还有几本。这些书都是有关思维的教育书籍,不限于逻辑,就谈论日常生活中的思维,教导人们如何思维。

出版经费哪里来呢?一部分由我自己支付,一部分由我的“老”学生和朋友资助,只希望接下来能跳出这个圈子,即使您不认识我,但只要认识及认同这个活动及其意义,也会愿意捐钱资助。



目前有什么书供免费索取

目前可索取的书籍:《中学生思维谬误》和《恋爱二三事》



如何索取

索取者请把足够邮资(每本马来西亚仅RM2(二令吉))寄到以下地址:

Toh Sing Poh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laysia Campu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Jalan Broga,
43500 Semenyih,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来信必须清楚无误地写下您的中英文姓名、地址、电邮地址和职业。

别忘记说明您要索取的是哪一本书籍。




谁能索取

基本上任何团体(学校、图书馆、华文学会等)和个人都可来信索取。

目前正上我的课以及就读于我任职的学校(诺丁汉大学--马来西亚分校)的学生暂时不能索取。如果他们看了电子版的书籍(http://tohsingpoh.blogspot.com),喜欢上了,那么理应先珍惜机会多来和我面对面交流与讨论,待毕业后再索取收藏也不迟。

由于数量有限,我们会优先供诺丁汉大学以外的人士索取,敬请谅解。



索取前的考量

我们希望这些书籍能传到真正会好好利用和需要的人手上。如果您不确定自己是否会好好利用和需要,可先到部落格 (http://tohsingpoh.blogspot.com)阅读电子版。阅读了电子版后,如果您确定喜欢其写法和内容,就尽管索取吧!



索取后的动作

万一您索取了而后发觉有关书籍并非您想象中的好,收藏成了您的累赘,那么我们恳请您将书转送出去,让它流浪吧,直到它抵达那些能从中得到启发的人手上为止。



助印

由于款项有限,一次只印一千本,欢迎大家助印以让更多人受惠。您可能助印过宗教书籍,请想想把你的助印功德观念扩展到思维教育类书籍的可行性。

有意助印者请把支票寄至:

Toh Sing Poh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alaysia Campus)
Faculty of Engineering
Jalan Broga,
43500 Semenyih,
Selangor Darul Ehsan,
Malaysia.

助印者请清楚无误地写下姓名与通讯处、电邮地址,以方便需要时联系。

助印者姓名将刊在部落格和书本后鸣谢录内。


联络方式

任何疑问、意见、建议可写至:singpoh@gmail.com

2010年3月14日星期日

第一篇: 明白与不明白


“没有或少疑问”、“没有或少提问”、“明白”等是教室中常见的现象。然而,一个人在学习中若很少,甚或没有表现出“不明白”,却是奇怪的现象,因为无论个人还是历史上的学问发展,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事。(1)

有意无意地认为凡事都是理所当然的,将导致一个人感觉到他所学习的东西没什么是难懂的。他会以为能使他不明白的东西都必定是在远方,却不知道伟大的学者也是以身边的平常事作为思考的起点的。(2)

学问具层次性,这说明了为什么中学和大学学习的课题可以一样,但深度却差别很大。同样的道理,所谓“明白”往往是属于一个层次的事,但它却很容易使人自以为明白了各个层面而急着要掉头就走。反之,“不明白”能使你的脑袋在现有的基础上遇见瓶颈,它要求你多逗留、多沉思,以弄懂深一层的道理。

学者向深层的方向钻,学问的消费者向水平方向逛(3);要 如学者般纵向探索,除了需要基本的智力,更重要的是需有对待“不明白”的耐性,而要横向地逛游,只需有智力就没什么大问题了。

你或许会认为,如果谁在老师“清楚”讲解了后还不明白,那是有关学生的个人智力出了问题。这种观念其实很普遍,导致大家只争着“明白”,却不花心思看看自己的认知到底是否彻底和足够细致。其实,好的教学只要求讲解清楚,但好的教育却能使你看到:你的明白在对某一课题的学习路上只属于“告一个段落的明白”而已。(4)

“不明白”能刺激疑问与思考,能提供你进一步探索的动力,但如果你只顾着跟同学、朋友比智力,“不明白”却将会成为你的压力来源;如果你了解不少基本的问题即使在经过很多学者的长期思索后,至今也还无法解决(1),那不只能助你纾解“不明白”的压力,而且---如果你不一味急着要最终的答案,并愿慢慢摸索---还会使你马上踏入研究的门槛。

学问的探索过程往往漫长,很多时候快不来,重要的是你能坚持走下去。“考试”会打乱这种探索、做学问的步伐,有些仍未脱离学校考试制度的人因坚持“做学问”的步伐而栽了跟斗,虽不至于落第,但争取奖学金的筹码却因此少掉很多。如果你已栽了这样的跟斗,请记住:成绩不好说明了你捉不准考试的节奏,但绝没有说明你做学问的步伐如何。(5)

花钱购买一本书是否值得,并不决定于购买的那一刻,而取决于购买者之后有没有去阅读它;“搞不懂学问”这事实对你是好是坏,并不取决于你弄不懂的那一刻,而是在于你之后有没有去“纠缠”所不懂的地方。

凡学习的都懂的人,表示了他的智力很强,然而,能不能在做学问的路上跑得远,要看他对弄不懂的东西有没有耐心。中学时代凡学的都懂的人,他的知识会迅速增长、基础会扎得稳健,可是也因此对他在“面对不懂时所需的耐性”的磨练相对减少。如果除了智力高,他也懂得如何去处理、攻克所不懂的东西,那无疑显现出了上天对他的更大厚爱;常“不懂”的人, 并不表示他的智力必定很弱,如果他有解题的耐性,那么他对学问所表现出来的是学者的特质,比高智力的表现其实更可喜。

只重学习不重做学问的人,爱强调智力的高超和解题的迅速;重做学问的人在意的是自己和学问的距离(6)。而“面对不懂”的态度如何,是衡量你和学问之间的距离有多大的 其 一尺度。

31072001
22072002

思考题


(1) 举一例,有什么问题是学者思考了(a) 十年以上 (b) 百年以上,还无法解决的。

(2) 请举一个例子(不管是物理学上、考古学上、文学上还是艺术上的例子,都行),说明伟大的发现、发明或创作可以是以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和思考作为起点的。

(3) 请举一例说明你对这一句话的了解。

(4) 有什么知识是你在学习时觉得懂了,但过后想想又觉得懂得并不全面和不够深入的?

(5) 如果你是这样的人,但还没栽这样的跟斗,那么你要如何处理你坚持的做学问
的步伐和考试制度之间的矛盾?

(6) 所谓“自己和学问的距离”是什么意思?

2010年3月10日星期三

《思考 挣扎 蜕变》:序




为了避免“教育”这个词的被滥用和误解,我常把它和“教学”区分开来。后者是针对知识的累积而言,前者是针对个人思维、智慧、胸怀等的成长而言。这本书是属于一本“教育书”,不是“教学书”。


这本书不是在讲道德,不是在说教,它说的是我个人成长历程中经挣扎而获得,并已融入到我血肉之中去的心得。当然,我的个人成长不是每一个人的成长,但面对成长的思考、经验和方法是有其转移价值的。


教学的机会通常比教育的机会多,在学校当老师,能够顺利、有效地把知识传授出去,那无疑能令人开心,但能有学生诚心地、频繁地爱听你的心得,能主动要求参考你的心得,那却叫人醉心。我于1999年遇到了这样的学生,不是一位,是一班中的其中一群。这一班学生都是由印尼华裔生组成,他们很多都是因19985月的印尼暴乱而到来马来西亚念书。


这群学生有很好的互动能力,有很强的学习动力,他们懂得尊重老师,也懂得和老师开玩笑。我做了他们的班导师,教他们物理。在班上,我免不了教学,但我们有很多谈天的机会。下课时段,有一些也会常到办公室来,少不了向我讨教功课,但也不忘谈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家乡、心事或东聊西谈的。


和这群学生交流,总有言犹未尽的感觉。当我感受到他们强烈的成长意愿后,激发我的就是很想把自己的成长心得好好地“交”给他们。口语交流当然能很好地挑起我们日后的美好回忆,但如果能把我的观点分成小主题地写成短文,装订成册,复印后“交”给他们,我想那教育效益无疑会更大。这个念头促成此书的诞生。


然而,由于生活和工作上的干扰,这本书的酝酿却用上了大约两年才有一份初稿出来。我在完成初稿前早已离开了学校,这群学生在我离开后大约一年也已毕业,有的目前在美国、有的去了加拿大、有的返回印尼,有的即将去澳洲等。虽则他们已经不再是中学生,但我想,如果我仍把这本著作送给他们,他们会同样露出那种令我回味的笑声和反应的。


愿好好成长的学生不容易找,你能有机会在一生中持续教育一位已算是成就非凡;反过来,好的老师也不容易找,你能有机会持续被一位老师教育已算很幸运。这本书的著写是为了学生,但我却在接近写成三十篇的阶段很想送给我的老师,刘清分。我在思维日记中曾说过,我于十四岁才开始诞生,因为就在那一年,他启动了我头脑的运作,我还记得,当时我头脑中自问的第一道问题是“什么是文明?文明有尽头吗?”。直到今天,我还不曾停止过在脑袋中和自己对话,而他也是我唯一还在频于交流的老师。


其实,很多中学生都是很可爱的,你去注意他们的校服、他们的笑容、他们学习的神情,如果有机会和他们进行诚心、信任的交流,一定会激起你对他们的“教育心”,恨不得会有一个管道能够把你自认最好的观点、方法、心得等都直接传送到他们的血肉里去。这种教育心,我个人认为就类似于你对自己孩子的成长之教育心。


成人有成人的烦恼,求学即使快乐,中学生也有他们自己的烦恼、挣扎。他们有自己的喜好,但同时却常面对来自朋友的要求、父母的期许、学校制度等的冲突。不管这些要求、期许、制度等有哪些好处,往往却不能和自己内心的喜好“和睦共处”。


这一切冲突和矛盾的处理不能求诸于“协调”、“适应”、“中庸”等,必须是在着重个人本质的维护、茁壮的前提下去处理。这些处理法没有普适的方程,但我个人很相信,只要他们肯去思考、懂 得尊重自己、肯去挣扎,他们会找到自己的方程式,形成个人的心得,这其中就是酝酿蜕变和完成蜕变的过程。我把书名定为“思考、挣扎与蜕变”,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够看到:要蜕变的话,思考和挣扎是必须经过的酝酿过程。


这本书希望可尽的最大功德在于能启动中学生肯思考、懂得尊重自己、肯去挣扎的心灵运作。只要他们懂得进行这样的心灵运作,他们必会成长,不需任何人、制度等的担心和日夜监督。

2705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