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第十篇:空闲


“空闲”意指思维上的悠哉闲哉,“得空”是指身躯上的无事可做。得空的人未必空闲,空闲的人可以是事务上很忙的人。(1)

事务缠身的人要同时保持脑袋的空闲,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最好不要在事务上忙到连让你的思维漫步的心情也没有。

有些人因忙碌而自感骄傲(2) 有些学校认为学生学坏的其一原因是学生有太多空档时间,有空档时间的话学生就会到处逛,学坏的机率就跟着提高。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推理,这些学校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假期的时候举办各种生活营等以吸引或强制学生参与,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被委任为班长、学长等,认为那样可以使学生多学些东西,也可使学生没时间学坏。

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只有在学生具备思维空闲的前提之下才能成事(3),一所想方设法使学生难于空闲以及对学生经营空闲的能力质疑的学校,在生产成绩杰出的学生之余,长远来看,是当下就开始磨损学生对学问的热诚。(4)

校外的环境如果诱惑太多,解决问题就要从外界下手。空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如果把这自我认识的契机也抹煞掉,那无疑倒是在培植使学生更易 受诱惑、变坏的机制。(5)

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身体上对书本要勤奋,头脑则要空闲,才能消化和体会所获取的学问。很多人读书时不爱赏析,少有赞叹、兴奋、激动的感觉,却常有压力与急迫的感觉,这样的话读书的鞭策力肯定是来自考试而不是来自心中那对学问的审美感。一个人是不是爱学问的,你不能看他是不是手不离书,而要看他对书中的学问感觉如何。

如果我们的教育认同学生空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的上课就要做到:一、节奏放慢,二、论点要伴随足够的例子,三、贯彻“持之以恒”的学习,不临考前恶补;而课外活动方面则要做到:一、不强制性推行,二、活动时间要尽量减少。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并不表示学生在性格上或能力上有问题。(6)

对大部分事物进行分析后,你会发现其好处与坏处都可以有很多,但人有时则爱一味网罗前者,那往往使人认为无一不重要:学长团重要、语文学会重要、电脑重要、足球重要、烤烧会也重要等等。这样的认识所形成的不正确推论结果是:为了健全成长,能多参与就多参与。(7)

这里要提出另一种健全成长的模式:从“一花一世界”着手。在你感兴趣的一“花”中,如果你能保持空闲,如果你肯认真学习、耐心思考与好好地去体会,你的醉心探索最终必会引领你将其它世界联系起来。(8)

在目前多数人都不敢空闲 (9)的情景之下,你如果看到了空闲对你的成长的重要性,你就必须争取。正如上面所说的,有些师长会一味要你忙碌,那么你在争取空闲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得面对一些师长的无理,因为他们往往会通过扣分的制度来简化与你的深入讨论。对于这些无理,有些情况你或许可以妥协,有些情况你要相信,你的成长比你的分数更重要。

除了向师长争取,你不可忘记向自己争取空闲,因为另一部分空闲是通过改善你的生活习惯和守持良好的生活纪律那里腾出来的。

16072001
28072002

思考题

(1) 如果你能明白这一句话的内涵,那表示了你明白了“空闲”和“得空”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无法掌握“空闲”和“得空”的区别,请把你的阅读暂且停顿下来,花五分种思考这一句话的可能含义。

(2) 观察自己:你在忙碌时,这种骄傲感是否偷偷地来到了你的心坎里。

(3) 为什么有效的教育需具备思维空闲的条件?

(4) 思维不空闲的人可以依然是勤奋的人,但却可能会因此磨损掉他对学问的热诚。为什么?

(5) 想想,为什么“空闲”是促成你“认识自己”的契机?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人受诱惑、变坏的可能性较高?

(6) 不同的学生对待课外活动的态度往往不同。不个别地认识学生的师长常会认为不爱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学生在性格上和能力上必定是不健全的。请你留意这些师长的言论,他们的言论如何反映了他们这方面的观点。

(7) 有些人活跃参与活动的理由是“不要让青春留白”,请你分析这一句话。

(8) 观察你的师长或你所认识的历史伟人,有哪一些是以这样的模式成长的?更重 要的是,请看看他们如何做到以这样的模式成长。

(9) 试分析,造成人们“不敢空闲”的原因有哪些?唯有你明白了这些原因,你才懂得如何去克服你“不敢空闲”的心理和态度。

2010年4月23日星期五

助印者与助印款额列表

陈姜萤 助印 RM1000.00 (马币一千令吉)
吴信葳与陈姜均夫妇 助印 RM1000.00 (马币一千令吉)
贺心平 助印 RM400.00 (马币四百令吉)
陈姜佑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陈钰元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无名氏(一位在广州工作的马来西亚人士) 助印 RM100.00 (马币一百令吉)
刘荣鸿 助印 RM50.00 (马币五十令吉)
陈忠德与张燕娟夫妇 助印 RM150.00 (马币一百五十令吉)
陈国安与颜朱花夫妇 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李煜煌 助印 RM110.00 (马币一百一十令吉)
王牡丹女士 助印 RM100.00 (马币一百令吉)
袁添亮先生 助印 RM150.00 (马币一百五十令吉)
贺心平助印 RM300.00 (马币三百令吉)
Kerry Trading 助印 RM440.00 (马币四百四十令吉)

2010年4月20日星期二

第九篇:几点可取的提问态度



学习而无需提问是不可思议的事,提问而所持态度不正确,则对个人为学路上的成长助益不大。以下几点或许是你需要坚持实践的提问态度:

一、提问前先尝试解题,别把你尝试过的(已写在纸上的)解法 扔 掉。

不要不先尝试解题就提问,提问时不妨把自己所尝试过的各种解法一并交给老师过目。

尝试解题的一刻是训练思维的好时刻。一道题之所以难,可能起始于你无法在短时间内处理好题目中一大堆显明但紊乱的讯息,或者起始于你无法马上抽出隐含而有用的讯息,也或者起始于你不懂得如何应用手头上的讯息。尝试克服前者能训练你的思维整理能力,尝试克服中者能训练你的思维分析力,而尝试克服后者则能训练你的思维洞悉力。

面对难题而敢于猜想可能的解法,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拓荒精神;当难题中的概念内涵和你一贯的理解不同而引起冲突时,如果你懂得猜想可行的相容框架,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韧性;难题会令解题思路不顺畅,如果你肯花时间尝试摸索,那反映了你的思维的耐性;面对难题时能尝试凭自己的力量去解题,反映了你的思维的独立性。

如果你肯在提问前先自行努力尝试解题,也懂得和师长、朋友一起讨论、评价自己的解题方法,那将可帮助你培养以上七种思维素质(1)

二、要求提供暗示,不要求提供答案

如果有关题目实在太难,以致你完全不知道要从哪里开始着手解题,那么这里建议你把你的提问分作几个阶段进行。这里要谈的是第一个阶段,就是通过提问去要求暗示,而不是要求答案。(2)

或许你能这样提问:到底题意中心和哪一个概念有关?题中所涉及的几个概念有怎样的联系?题 意重点究竟在哪里?…然后,注意听对方的回答,因为既然是要求提供暗示,对方的回答就不应该太明显,而你或许可以再有第二层的提问以进一步厘清头绪,但既然你要的是暗示,就不应该问得太露骨。你要成长,就得自我纪律。(3)

急于知道答案不会帮助你进入和享受解题的沉思状态。

三、讨论解题大纲,不要求提供完整、具体的解答步骤

解题能力尚弱的学生,老师无法不示出解题的步步细节。你如果能够和老师不动用纸笔地讨论解题大纲,那表示了你的解题技能已有了足够强的基础,而你对有关科目的透视能力也已达一个高度,那是很不错的表现。

不要一味贬低自己,认为自己绝不会有这种能力。现在就去尝试站在这个高度讨论问题,那不会带给你任何的亏损(4)。

四、不要把题目推给老师

不要把整道题目递交到老师手上,然后由老师自行阅读、解答。老师的任务不是“解答你的难题”,而在于“协助解答你的难题”,解答难题的任务肯定的是在你的身上。

你如果完全不懂问题在讲什么,至少你要针对题中的术语逐一地提问,然后从回答中尝试明白并把各概念联系起来,进而尝试勾勒出整体题意;如果术语的问题不大,那表示了你基本上已有理解问题的基础,那么你可先熟悉题中所提供的讯息,合上书本(可以带在身边备查),然后通过对谈的方式向对方提问。

***

有些老师未必要求学生有这样的提问态度,但你绝对可以先于他们开始实践这样的正确态度。(5)

提问的心态和态度决定了你的学习与成长 的效 果。

2008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请列出有关的七种思维素质。

(2) 想想,怎样的提问法是在要求提供暗示,怎样的提问法是要求提供答案?

(3) 第四点的第二段文字大概勾勒出了所谓的“分阶段提问”是什么意思。无论如何,以下再次提供粗略的指南: 选一道目前大大难倒你的题目,把其中你掌握不到的概念抽出,去和老师讨论。讨论了之后,再读一遍题目,看看是否有了更清晰的眉目。若已能掌握其中的概念,尝试弄清概念间的联系,进而尝试掌握完整的题意,如果不肯定自己对题意的了解是否准确,再去找老师进行第二轮的讨论。讨论后,再自行尝试解题…这里提两个阶段的提问,接下去要视具体情况如何才能决定你该怎么做。

(4) 选一道你目前不懂得解的数学题去请教老师,要求老师不要把运算步骤一一写给你看,但只说出解题大纲,比如:“你需先把某某式子中的x 变成主项,把某某式子中的y 项变成主项,然后为这两个新式子的两边取平方…”之后由你回去亲自运算。其它科目的讨论也可通过这样的“大纲式”进行。

(5) 仔细观察你的同学如何提问,尽量把他们的提问句子写下,然后进行检查,看看他们犯了哪一点本文所不鼓励的提问态度?


2010年4月17日星期六

第八篇:解题的能力




知识浩瀚如海洋,企图竭取,最终必会使你气馁。其实,你需要懂的“ 只”(1)是如何划桨,就可任意航行于学海之中了。

用一箩箩的知识来武装自己,并无法使你真正强大起来。你充裕的信心应该来自成熟的解题能力---不是指在几分钟内解几十道题的能力,是指认真地、耐心地去解眼前把你难倒的那一道题的能力。(2)

人们在口头上给予脑力劳作的评价往往要比给予体力劳作的评价高,而人们在口头上给予解决难题的评价则往往要比给予机械式地工作的评价高。但是,就 如 很 多 人虽坐在办公室,但 常进行的 却是 体力劳 作 而 不 是 脑力劳作一样,很多人其实每天都在机械式地工作,却未必是每天都处于解题的状态之中。

如果你是在机械式地工作,你就只是在重复地做你已经懂得、熟悉的东西,意义不大;但是,如果你是在解题状态中,你面对的就是你所不懂的东西,你是在挑战着你的能力,你会打起十二分精神,并保持你的敏锐,随时准备吸取新经验、总结新心得。(3)

要成功解决每一道能把你难倒的问题,都将耗费你不少的精力,也需要你付出不少的时间,切记:没有必要和他人比速度。每天一小步是自然的,关键在于你把舵稳住,朝正确的方向前进。缓慢前进不关智力的问题,那 是解题的原有性质。(4)

一眼望去,你将发现,到处都分布着你不懂的东西(5)。人很容易自责过去没有付出足够的努力,导致今天很多东西都不懂;要不然,就是爱和他人比较,就只一味认为别人懂的都比自己多。

你要学会摆脱这样的心理负担,把精力放在眼前的一步,按捺住性子,不要和别人比速度或比聪明,就只管把自己的每一分努力好好地付出。越爱和他人比较,你的心就会越慌(6),即使事实上别人早已落在你的后头。你需要做的应该是,确保自己眼前的一步走得认真,确保下一步没有偏离目标。

追求学问要有策略,如果随兴致地到处逛,你会第一时间很享受,那是爱知识的人在早期常有的经验;可是到了一个年龄,比如25岁,一旦你需要确保成果与专业性,如此的求学个性将会使你面对进度的压力。

要在广度上前进一步是很容易的,但要在深度上前进一步就不是那么简单。要在深度上前进,除了得面对技术上的挑战,你还得确保数月数年地不偏离方向,判断力不准确、耐性差和纪律弱(7) 的人是很难做好这两点的。

做好你的专业,但必须懂得去肯定别人的专业,不要贪图殖民他人的疆域(8)。你必须认识一点,即每一门专业都不是容易的。滥学的其一 潜 在原因就是滥学者以为只要付出一些时间,他就可以多掌握一门学问,成为另一个专家(9)。这种认识是错误的,他不但不会如此轻易就达到目的,反而很可能会赔掉自己的本行。

你要有攻克各种学问的信心,可是不能实际上去攻克各 种学问。要证明你有 攻 克 各 种 学 问 的 能 力, 吊 诡 的 是,你 只 需 要 认真地、耐心地去解决眼前 困 扰 你的难题 就 行 了(10)。能够 认 识 这 一 点,你压抑的心必会舒展许多。

0408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为什么在这里用引号?

(2) 为什么你的信心要建立在“成熟的解题能力”上,而不是“广博的知识”上。

(3) 每天做功课时,你是处于“机械式地完成功课”的状态,还是处于文中所描述的解题状态?

(4) 很多人有意无意地要求自己一日千里。你曾不曾因为这样的自我要求而倍感压力?读了这段文
字后,你有什么新的看法?

(5) 把你的视线移开此文,看看出现在你周围环境的物理、化学、生物、文化、经济、艺术、心理
等现象,然后拟出十道问题,去问问同学,也问问你自己,看各人能解答的问题有多少。

(6) 观察自己,你是不是常和他人(a) 比速度;(b)比聪明;你是不是常(c) 自责;(d) 认为自己比别
人逊色?你是不是因此而无法安心地学习?

(7) 学问要探索得深,和个人的判断力、耐性、纪律有关。为什么?

(8) 试谈谈,懂得“肯定别人的专业”如何帮助你做好自己的专业。

(9) 观察自己:你有没有滥学者的动机和心态。

(10) 请花时间好好玩味这一句话。

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

第七篇:读书要用感觉


看戏、听歌、欣赏夕阳、谈恋爱等要用感觉,这很多人都明白;读小说、散文、历史故事等要用感觉,这也不难了解;然而,物理、数学等科目通常给人的印象是“很理性”的学问,如果说追求这类学问也要用感觉,那可能就会难倒一些人的想像力了!(1)

其实,不管读哪类书籍、追求哪门学问,都得用脑又用心。在用脑之余不用心,你会很难掌握有关学问的精髓。(2)

读物理,除了要从理论上去明白飞机起飞的原理,还必须去想像“载几百人的大铁壳”不需任何坚硬的实物在其低部支撑而能在空中“飘浮”的事实。

读数学,除了得能掌握各种繁杂的运算技巧之外,你还需懂得欣赏,怎么一些符号的组合就能勾勒出 物体的 运 动轨迹。

读生物,在勤于反复记忆整个呼吸过程的每一 环 节所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余,你需有能力去衷心赞叹这一复杂过程所呈现出来的“快速、高效而和谐”美。

读化学,除了要能写出电子在原子能量级中的排列秩序,你要懂得鉴赏“支配电子排列秩序的规律”的奇妙之处。

学华文,能够完成几百个字的作文未必是有用的,你必须做到因你有能耐通过华文字把自己心中的意思、感觉完整地写出而感到自豪为止。(3)

……

学得知识还不够,还要看得透知识的美。学校课本的主要功能是提供你知识,课外书的好处在于更能使你了解、体会到:一、为什么有关的知识值得人们钻研、二、为什么过去数百年来人们愿痴心如醉地探索有关的学问。(4)

学校生活基本上是群体生活和比较繁忙的生活,你必须坚持保留充裕的个人时间,以便能在脑海中咀嚼和玩味所获取的学问。(5)

在为自己未来的平稳生活负责的前提之下,除非你家财万贯,你无法完全放弃你讨厌的学科,那么你必须忍耐一些时侯,讨厌的学科要慢慢观摩。

在为自己的成长负责的前提之下,喜欢的科目你要全力以赴,尽量疯狂,要发泄你对它们的激情,不要让这些激情被考试、功课、课外活动拖死。(6)

学校生活常为活动忙、常为考试急。忙和急都会使你对学问 麻 木 不 仁。 (7)

25072001
27072002

思考题

(1) 每个人都学过数学,请说出一个你用“心”学数学的经验。

(2) 想想,为什么用“心”学习一门学问,能帮助你掌握有关学问的精髓。

(3) 这五段文字提出了五个例子,说明(追求学问时)用脑和用心的不同,你做到 了多少?

(4) 在学校修读的学问中,你最喜欢哪一个科?试去找一些相关的课外书读读,然后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去比较,学校的课本和课外书如何(a) 帮助你吸取相关的知识, (b)帮助你认识有关学问的美妙之处。

(5) (a) 这里为什么用“必须坚持保留”这几个字?(b) 每天放学后,你抽多少时间 去咀 嚼和玩味当天在学校所获得的学问?

(6) 这两段话是否有矛盾?既然要对所喜爱的学问疯狂,又怎会有时间和心情去慢慢观摩所讨厌的学科呢?你会如何处理这方面的问题?

(7) 请说一说,为什么忙和急的生活和心境会使你对学问麻木不仁?

2010年4月10日星期六

2010年4月7日星期三

第六篇:读书三阶段

一个人与读书的关系,大体上会经历三个不同阶段的发展,那就是起初不爱接触书本,进而能充分享受读书的乐趣,最后则因思维上的独立与成熟而不依赖书本。

处在第一阶段的人,即“不爱接触书本”的人不知道读书有什么乐趣。虽则我们不能以年龄为标准来划分,然而处于这阶段的人往往都是那些你苦口婆心地鼓励他多读书的小孩。我们可以将这些有时候甚至把读书视为苦差的小孩视为这个阶段的象征体。

在成人群中,“不爱接触书本的人”很容易令你联想到那些卑视求知而推崇赚大钱的奋斗者。他们不懂得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或者即使知道书本是一个获取知识的途径,他们也不会认为那是一个简便的途径。他们没有读书的习惯,即使捧起书来,也只是作为消遣,而不是为了求知。他们的“书本”就是眼前所处身其中的世界,因而他们往往具备实际的学问,但却由于缺乏思维的训练,他们未必有能力从亲身的经验中总结系统的方法,未必有能力建构理论体系。(1)

处在第二阶段的人,即能充分享受读书乐趣的人,具备了一个典型的习惯,那就是读书的习惯。他们能够享受读书的乐趣,懂得从书本上寻求知识,能明白及体验到读书的益处。

发展到第二阶段的末期,这类人就会对书本爱不释手。对书爱不释手又有两种表现,一是把书本视为同伴,一是把自己沦为书本的随从。如果处于第二阶段末期的人具有最终冲出此阶段而进入第三阶段的潜能,那么他终究会发觉到:对于书本的知识,他总无法应用得淋漓尽致,虽则每读完一本书,都能让他感觉到无比地受用。他会觉察到自己的想法和表达处处受到书本中的思路的牵引,并且一旦眼睛从书本上移开,脑袋就顿觉空空如也。(2)

另外,如果处在第二阶段末期的人具备进入第三阶段的潜能,他也能同时看到书本作者权威的脆弱性。爱读书的人不管如何盲从,大概都具备起码的分析力,因而对于他有朝一日能发现作者的错误,那是不足为奇的。这种发现是心理突破的一个契机,也是思维得以成熟的一个必要条件。培养上读书习惯的人都会有一个时期很依赖和信赖书本,要摆脱这个错误的心理与认识,上述的突破和成熟思维是必不可少的。当一个人终究能够做到与作者平起平坐,手捧书籍而不认为作者是绝对完善的,并且开始注意到自己的思维的可靠性(3),那么他就已准备就绪以步入读书的第三阶段。

处在第三阶段的人,即因思维上的独立与成熟而不依赖书本的人有一种特征,就是他们懂得、有能力以眼前所面对的实际境况为书本,从中分析、判断、决定与学习。他仍爱书,但不像处于第二阶段的人那样总爱与书竞赛,误以为自己在读完所有的书之前绝对无法聪明及有效地解决问题(4),也不像处于第一阶段的人那样根本不予书本一个好的评价。

书本对于处在第三阶段的人来说是一种启示来源,而不是一种指南来源(5)。他的指南乃基于实际境况所需,他的决定也基于实际境况所需,而非纯粹基于书本的理论。由于在进入第三阶段前已经历了思维的训练,他在面对实际世界时懂得提炼方法、建构理论,这是处于第一阶段的人在面对实际世界时所难于做到的。因此,处在第三阶段的人表现出来的是一个沉思者更甚于表现为一个读书人(6)。当他捧起书本,你会看到他是在利用书本,而不是不由自主地、惯常地读书。一本书将会因为被他选上而更受肯定,作者也因而倍增荣耀。

一个人与读书的关系可以有上述三个阶段的演进,但却不是每个人都会最终完成这整个演进过程。有些人从来不曾离开过第一阶段,而很多人都无力突破第二阶段并迈入第三阶段以成为一个沉思者。诚然,要顺利地完成这三阶段的演进,打从开始就不能缺乏思考。  

101199
260702

思考题

(1) 从今天开始,通过报章的报导、口传消息等途径,去留意你的乡村或城市社区是否出现了这一类人。锁定一两个对象,试分析他们的本领、弱点和他们的观点。

(2) 如果你已有读书的习惯,请注意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和感觉。如果有,建建你要好好想想该如何去突破这样的困境。

(3) 从“认为作者都是不会错的”到“肯定作者出错了”到“能看到自己的想法的充分和巩固性”,你处在哪一个环节?

(4) 有些人在面对困难时,总先想到去书局找“解药”,总企图去读一些相关的书籍,因为那样做能使到他们的内心感到阵阵的舒服感,似乎掌握了解决困难的方法。但那样的舒适感往往不会持续太久,他们会发现别人再漂亮的方法对自己似乎并不管用。请留意你的内心,你有没有这种从书籍中寻找慰藉的心理趋势。如果有,读了本文后,你接下来会如何应对?

(5) 请好好思考“从书本中获取启示,而不是指南”这一句话的意思。

(6) 观察你周遭的人,或观察一些作家、学者、企业家等,看看有谁是此段文字所描述的对象。


2010年4月2日星期五

第五篇:上课的智慧


你可能有两种毛病,一是不正确的事坚持去做;二是正确的事坚持不做(1)。这两者都显示了你智慧的不足,也显示一般学生的典型特征,那就是“只愿做阻力最小,又是他们最想做的事情”。这一章只谈前者。

有关坚持去做不正确的事的例子,最值得提的就是上课时:一、老师讲课,你不句句跟进;二、同学发问时,你认为与己无关而不跟进;这两点“不做”都或许是你常坚持去做的事。(2)

要有有效的教育,条件必须是有懂得予以教育的老师和懂得接受教育的学生。如果我们假设站在课堂前面的是懂得教育的老师,那么你坚持进行的上述两件事无疑会严重破坏有效教育的进行。(3)

针对第一点,即“老师讲课时,你不句句跟进”,你必须明白,老师的讲课往往并不是只提及课文内的重点而已,而总会有意无意地把生活中、工作中、社会上的经验、心得等也提出来和大家分享。如果你留意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你的学习不会只局限于课文的范围,除非有关老师就只会生搬硬套或缺乏成长经验与心得(4)。只要你及其他同学懂得让这些会进行教育的老师自由发挥,只要你能句句跟进,四十分钟的课其实可以很充实。

针对第二点,即“同学发问时,你认为与己无关而不跟进”,你之所以会常做那样不正确的事,通常是因为你错误地假设别人的问题都是简单的,所以可以不必聆听。你必须明白,即使有关的提问确实是简单的,但简单的问题并不意味着答复过程、方法或答案也是简单的。(5)

二、三十名同学一同上课,每位同学都有共同的责任确保不重复相同的提问,除非你聆听了老师的答复后还是不明白。然而,很多同学都显露出自私 的嘴脸,想要问就问,想什么时候问 就什 么 时 候问,不懂得因自己重复他人的提问而感到丝毫的羞耻。

这种学生也显露出霸道的嘴脸,即使被老师提醒、稍微评击了之后 也 不 反 省,就只会一味先责怪老师 --- 说有关老师不允许学生重复问题,没有师长的胸怀--- 不然就只会暗地里发誓:“休想我再请教你!”。(6)

在课室中,很多教学不是沿直线前进而是在兜圈子(7),甚或大部分教益都最终消散在空气中、淹没在喧嚣声中,都是拜不少学生的这一些自私和霸道的行为所赐。

学校的课室往往不是理想的教育环境,其一原因也在于,坚持做上述两项不正确的事的学生为数不少。难能可贵的是,会有很小部分的学生在吵闹的环境之下还能长时间保持注意力,在嘈杂声中还能抽绎出老师的句句要点。

如果你的学习环境乃由懂得教育的老师和一群不懂得受教育的学生所组成的话,你就必须像上述能把持注意力的学生一样,表现出上课的智慧,到学校去才能够很好地达到上课的目的。

04082001
26072002

思考题

(1) 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有什么事是正确的,但却是你坚持不去做的?请举一 例。

(2) 请观察一下,你的教室中有多少同学有这两点表现。

(3) 你的哪一些老师可被归为“懂得教育的老师”?他们在课堂中的能发挥所长吗?

(4)
有的老师爱天南地北地说个没完没了,甚或把自己的小事(或小成就)夸大来谈。你如何判 断老师所谈的课外事物是切合当天的教学主题的,并且具有教育意义?

(5) 试从你的课室经验中举一例以说明“简单的提问并不意味着简单的答复过程、方法或答案”这一句话的道理。

(6) 观察自己:你有没有这种自私和霸道的行为和心态?

(7) 观察你班上的上课情景,有多少次老师的重点重复了数次,但却没多少同学听进去;有多少次老师要进一步详细地讲解某一重点,但讲到半途又被迫得从头讲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