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

《形式逻辑》课程

请点击下图、放大文字以方便阅读,谢谢。




2011年6月6日星期一

文章六:别故意教坏的


    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有时需对被教育者故意介入以让学习得以发生。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包括了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孩子、情人和情人等等。以下就把教育者通称为老师,被教育者通称为学生,除非需要具体说出他们是谁。“故意介入”是指老师将自认学生需要知道、学习的东西有意地带进了学生的学习中。

    既然是教育,一般上是指老师把好的东西而不是不好的东西教给学生。比如,老师教学生数学,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认为学生会数学有好处。如果对人说“谢谢”会有坏处,不会有老师愿意培养学生道谢的品行。

    不好的东西老师不会故意让被学生知道、接触、学习。然而,不好的东西的出现有些是在老师的掌控以外,因此难免被学生学上了。比如,在家父母可以做到不说粗话以免孩子会说粗话,然而孩子上学了,迟早会从其他同学身上知道什么是粗话,并且可能会说上一些。这是非常难于避免的事。

    教育过程中出现上段所说的后一种现象使一些老师(比如父母)产生了一些思维上的闪失。他们会误以为,既然学生迟早要接触这些负面的东西,不然就让他们现在就接触好了,换句话说,既然迟早要接触,不如提前接触。为什么说这是一种“思维闪失”呢?因为平时他们是不那么想的,但却在懒惰深思之下,轻易接受了站不住脚的想法。当然,没有任何父母(除了文化水平低者)会在孩子上学前就故意在孩子面前说粗话,但却有父母(即使是受高等教育者)会故意让孩子看一些恐怖的画面,理由是:以免孩子长大后没胆量。如果有一个小孩到你家和你的孩子一起看电视,电视上突然出现女鬼的画面,这小孩马上掩脸不看,其他小孩不是显得若无其事就是表现得洋洋得意,你会如何反应?你很可能就会认为“不在女鬼画面前掩脸”就是之前提早接触女鬼概念的正面效果。然而教育效果不能只看表面,继续紧盯电视画面,并不代表心跳没有加速,不等于一个人半夜上厕所“女鬼”的概念就不会在他心灵纠缠。怎么会有人相信有哪个孩子脑子里有了女鬼的概念后一点也不受影响呢?唯一确保不会被女鬼的概念吓唬的方法就是不让其有接触“女鬼”这个概念。不知道这些恐怖的概念,半夜上厕所就不会有所顾忌,就如假若我们不在孩子面前见到蟑螂就惊跳起来(这是在教孩子“蟑螂是可怕的”),小孩也不会认为蟑螂可怕一样。平时不认同惊吓孩子,但在孩子也在场的情况下,自己想看恐怖片就自我安慰地说孩子看看能帮助建立克服恐惧的心理,这就是一种思维闪失的表现。

    小孩的成长过程中理应免除恐惧,不能由于要让小孩学会面对恐惧,而故意让他们身处恐惧的气氛或环境之中。每个人大概都会认同这一点,但有些父母就明知某校老师对学生凶,而特意选择把孩子送到有关学校去就读,理由是纪律严对孩子好。他们把“凶”当做是“严”的一个必然手段,不曾想到“不凶”也可以是“严”的。普遍上认同不应让小孩在恐惧气氛下学习,但却认为通过凶严的老师可对付自己顽皮的孩子也是思维闪失的例子。我们知道有一种治疗恐惧的方法,就是不逃避地直接面对恐惧,就如蝙蝠侠从小怕蝙蝠,但长大后却通过进入山洞直接面对蝙蝠而克服对蝙蝠的恐惧一样。但小孩原本应该是快乐的,原就是没有任何恐惧的,制造恐惧以治疗其顽皮行为是非常荒谬的教育手法。

    教育是一种故意让学习发生的过程,但理应是指好的而不是指不好的学习内容。即便是好的内容也要看时机教导,有些幼教老师要求五岁小孩字体要美,就犯了时机不对的过失。如果时机不是一个问题,那么在好和坏之间,学生先认识好的之后,自然就比较容易抗拒坏的,比如先喜欢上纪录片,即使之后被同学污染了看一些无厘头的戏,其会因此爱上无厘头的戏的可能性会比不曾受过纪录片熏陶的孩子小,但如果先爱上无厘头的戏,要再介绍纪录片,往往就难得多。古典音乐相对于无病呻吟的情歌、历史故事相对于娱乐新闻也是如此。 

    有的人爱说凡事不能一概而论,有的学生是先学会说粗话才知道其粗俗,有的是看倦了无厘头的戏,偶然一天接触了纪录片就从此爱上了,也有的是听倦了流行情歌才学会欣赏古典音乐的等等。教育中的种种例子都有,的确不能一概而论,但当心这些比较少有的特例成为“故意教说粗话”、“故意让孩子听无病呻吟的流行情歌”的理由。教育结果难预测,老师介绍好的,学生未必就吸收好的;有人教导坏的,未必就没人从中看出好的。教育结果到底如何要看老师是谁,用什么方法教导,也要看学生是谁,的确不能一概而论,好的老师无疑知道这一点,但好的老师会掌握普遍的理论,然后根据具体对象设计具体的教导方法,“故意教不好的”这一招大概不必用上。

    平时滴酒不沾的人可能会以“朋友难得一聚”为理由而喝杯酒,平时以安全至上的人可能会一时心血来潮独行夜归,平时认同要让孩子学习好的东西,但却一时认为可以通过学习不好的来反衬好的效果,这些都是思维上的一时闪失。大家都知道很多不好的学习终究会发生(比如上述的到校后向同学学粗话回家),故意让它提早发生,普遍上而言,不会是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