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6日星期一

第十篇:空闲


“空闲”意指思维上的悠哉闲哉,“得空”是指身躯上的无事可做。得空的人未必空闲,空闲的人可以是事务上很忙的人。(1)

事务缠身的人要同时保持脑袋的空闲,那是很不容易的,所以你最好不要在事务上忙到连让你的思维漫步的心情也没有。

有些人因忙碌而自感骄傲(2) 有些学校认为学生学坏的其一原因是学生有太多空档时间,有空档时间的话学生就会到处逛,学坏的机率就跟着提高。基于这样的观念和推理,这些学校就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假期的时候举办各种生活营等以吸引或强制学生参与,而成绩优异的学生就被委任为班长、学长等,认为那样可以使学生多学些东西,也可使学生没时间学坏。

对学生的有效教育只有在学生具备思维空闲的前提之下才能成事(3),一所想方设法使学生难于空闲以及对学生经营空闲的能力质疑的学校,在生产成绩杰出的学生之余,长远来看,是当下就开始磨损学生对学问的热诚。(4)

校外的环境如果诱惑太多,解决问题就要从外界下手。空闲能很好地帮助学生自我认识,如果把这自我认识的契机也抹煞掉,那无疑倒是在培植使学生更易 受诱惑、变坏的机制。(5)

在追求学问的过程中,身体上对书本要勤奋,头脑则要空闲,才能消化和体会所获取的学问。很多人读书时不爱赏析,少有赞叹、兴奋、激动的感觉,却常有压力与急迫的感觉,这样的话读书的鞭策力肯定是来自考试而不是来自心中那对学问的审美感。一个人是不是爱学问的,你不能看他是不是手不离书,而要看他对书中的学问感觉如何。

如果我们的教育认同学生空闲的重要性,那么学校的上课就要做到:一、节奏放慢,二、论点要伴随足够的例子,三、贯彻“持之以恒”的学习,不临考前恶补;而课外活动方面则要做到:一、不强制性推行,二、活动时间要尽量减少。我们必须明白一点:不喜欢学校的课外活动并不表示学生在性格上或能力上有问题。(6)

对大部分事物进行分析后,你会发现其好处与坏处都可以有很多,但人有时则爱一味网罗前者,那往往使人认为无一不重要:学长团重要、语文学会重要、电脑重要、足球重要、烤烧会也重要等等。这样的认识所形成的不正确推论结果是:为了健全成长,能多参与就多参与。(7)

这里要提出另一种健全成长的模式:从“一花一世界”着手。在你感兴趣的一“花”中,如果你能保持空闲,如果你肯认真学习、耐心思考与好好地去体会,你的醉心探索最终必会引领你将其它世界联系起来。(8)

在目前多数人都不敢空闲 (9)的情景之下,你如果看到了空闲对你的成长的重要性,你就必须争取。正如上面所说的,有些师长会一味要你忙碌,那么你在争取空闲的过程中必不可免地得面对一些师长的无理,因为他们往往会通过扣分的制度来简化与你的深入讨论。对于这些无理,有些情况你或许可以妥协,有些情况你要相信,你的成长比你的分数更重要。

除了向师长争取,你不可忘记向自己争取空闲,因为另一部分空闲是通过改善你的生活习惯和守持良好的生活纪律那里腾出来的。

16072001
28072002

思考题

(1) 如果你能明白这一句话的内涵,那表示了你明白了“空闲”和“得空”之间的区别。如果你无法掌握“空闲”和“得空”的区别,请把你的阅读暂且停顿下来,花五分种思考这一句话的可能含义。

(2) 观察自己:你在忙碌时,这种骄傲感是否偷偷地来到了你的心坎里。

(3) 为什么有效的教育需具备思维空闲的条件?

(4) 思维不空闲的人可以依然是勤奋的人,但却可能会因此磨损掉他对学问的热诚。为什么?

(5) 想想,为什么“空闲”是促成你“认识自己”的契机?为什么不认识自己的人受诱惑、变坏的可能性较高?

(6) 不同的学生对待课外活动的态度往往不同。不个别地认识学生的师长常会认为不爱学校的课外活动的学生在性格上和能力上必定是不健全的。请你留意这些师长的言论,他们的言论如何反映了他们这方面的观点。

(7) 有些人活跃参与活动的理由是“不要让青春留白”,请你分析这一句话。

(8) 观察你的师长或你所认识的历史伟人,有哪一些是以这样的模式成长的?更重 要的是,请看看他们如何做到以这样的模式成长。

(9) 试分析,造成人们“不敢空闲”的原因有哪些?唯有你明白了这些原因,你才懂得如何去克服你“不敢空闲”的心理和态度。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