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已刊登于22/01/23【东方日报】: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wenhui/2023/01/22/541324
说到教育,相信大家都谈过榜样论,非常清楚什么是以身作则。根据榜样论,由于不鼓励孩子抽烟,父母本身就别抽烟;为培养孩子诚实、肯认错的行为,父母就要先表现出诚实、肯认错的行为等等。榜样论的思路是这样的:为了让孩子怎么样(x),父母就理应先怎么样(x)。当然,这“怎么样”(x)是符合父母的期望或一般道德规范的,除了以上提的不抽烟、诚实、肯认错之外,还包括负责任、温和、不吵闹等等。
问题是,如果x本身是好的,为什么父母不能为自己而做?为什么需要是为了孩子才做呢?如果抽烟是不好的,为何不能为自己的健康着想不抽烟?为何是为了教导孩子,父母才能够做到不抽烟?如果肯认错是良好的行为,推动自己认错的力量应该是来自对正确的事的坚持,为何却是为了让孩子学上这样的良好行为才愿意认错?
有些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要区分是为自己而做还是为了孩子才做?只要孩子学上了x就好,父母是为做榜样还是为自己做x难道是重要的吗?
曾有人提说陪伴孩子要做到有素质的陪伴,那是指不只人要在孩子眼前,心思也要对着孩子。如果一边说陪伴孩子,一边却在忙着刷手机,和孩子没眼神交流,各做各的事,这样的陪伴当然没什么素质可言。具素质的陪伴中父母愿意陪伴,流于形式的陪伴中父母愿意做的是其他事,那么两者的陪伴效果就会不一样。同样的,为教会孩子做x,父母是否自己也真诚地实践x,也会影响教育效果。
这时,或许也有人会抱怨怎么做父母得那么辛苦、没自由,只要抽烟不让孩子看见不就行了吗?只要孩子不在车上,偶尔不守交通规则又有什么关系呢?只在朋友圈里说粗话,孩子在的时候就不说,也一样能教孩子不说粗话,不是吗?表面上是那样,但从教育角度说就不是。教育当然有时是通过有意的演示、示范进行,但教育往往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这就是所谓的熏陶。即便不在孩子面前抽烟,口中的烟味很难完全掩盖吧?心里坚守不了交通规矩的人,总会抱怨孩子在车上让自己无法横冲直撞,不是吗?不愿意改掉说粗话习惯的父母,素养总有相应的水平,提升不了,那难道不会影响孩子的说话风格和用词?与其有两套表现去“教导”孩子,不如里外一致地“熏陶”孩子!
从上文几点可知,父母不只该关心教孩子什么、怎么教,还得着重教的心态,不管孩子是否知道你的心态。也不要以为把不对心态掩盖好就不会影响教育效果。一边说陪孩子,一边却只顾用手机,孩子当然感受不到温馨。一边看似在陪孩子,一边却有所焦虑,孩子也会感觉到不太对劲。只有双方都全心地一同进行活动,下棋也好、看书也罢,天伦乐才会出现;另外,如果父母本身有守时的习惯,孩子自然会感受到父母对守时的认真和坚持,那比只在要求孩子守时时自己才守时要好。心态不同,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互动方式、共处的气氛和文化就会不同。一个为挣钱的职业小丑和一个本身就是开心果的职业小丑所引发的观众笑声品质是不一样的。
当父母能做对的事情熏陶孩子,榜样不榜样就不再是一个需要强调的东西。如果父母的确是打从心底爱书的,家里就会每天都出现有人看书的景象,父母个人的习惯营造家庭的气氛和文化,孩子浸沉其中就自然爱看书。爱看书的父母自然而然地为自己看书,难道会在意是不是给孩子立了榜样?
因此,父母若能为自己进行原就好的事(阅读、守时、专心、谦虚等等)而惠泽孩子,与为孩子而要求自己先做,两者不只思路相反,所达效果也非常不同。读到这,建议大家根据这思路和效果间的不同去想想上文所提各个例子。请记住,是为自己能对教育有深入认识想一想,不是为了孩子的好处想一想!
比较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今天出现越来越多的亲子讲座、教育讲座、教育工作坊等等,许多父母已愿意花时间和金钱出席这类活动,这比过去好多了!愿意参与这些活动当然比不闻不问好,但效果如何才是重点。正如本文主题所言,如果出席这些活动是为孩子的教育而不是为自己的学习,那么成果必然难以到位。许多人参与这些活动后感觉非常良好,像是获取了秘诀似的,但不久后就会冷却下来,或者不懂得怎么运用所学,那是意料中事,多少是因为自己深思不多,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心底打着“为孩子的教育才出席活动”的心态。这样的心态使学习结果难进入自己的血肉里,就如拿着巨款去为别人采购,欢乐有限一样。“为孩子”的心态需要转换成“为自己”的心态,但这不是像讲一讲“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人不转心转”那么简单,很多人一旦被分数、文凭和出路迷惑,一生就再无缘重温孩童时纯为好奇去求知求学的心态,不是吗?既然如此,教育上心态一定要一开始就要捉准,也要时时捉准,出席上述活动时得捉准,面对孩子时也得捉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