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星期日

第七篇:思维谬误之四 ——— 误认条件



上一课我们已经学过,我们要做合理的事。所谓合理的事,就是以充分理由作为后盾的事情。这里我们要学习的是另一个有关“充分”的概念,那就是“充分条件”。除此之外,我们也在这里学习“必要条件”这个概念。

一棵树会长高、会吸收和蒸发水分、会吸取二氧化碳及排出氧气等等。任何树都如此,世上没有一棵树不是这样的。如果有一天朋友交些东西给你,你发现它们原来是某种树的幼苗,那么你就自然知道它们将会长高、会吸收水分等等。“它们是树”是“它们会长高、吸收水分等”的充分条件。当我们说甲(它们是树)是乙(它们会长高等)的充分条件,那意味着有甲,就自然会有乙。

一棵树要能生存,必须首先具备几个条件,其中包括需要有水分、空气、阳光、土壤等等。这些条件必须存在,树才能生存。然而,只有水分,而没有其余三者,树却不可能生存,那么我们就说“水分”是“树能生存”的必要条件。同样的,空气、阳光、土壤都各别是树能生存的必要条件。当我们说甲(如水分等)是乙(树能生存)的必要条件时,那表示了要有乙,就不可以缺乏甲。

我们常常把必要条件误看作为充分条件,那就犯上误认条件的思维谬误。比如,有些同学不明白,既然自己都肯牺牲(减少看戏、减少闲逛等)、肯每天苦读,为什么成绩还是和之前没什么差别。他们的不解源于把必要条件看作是充分条件。在这例子中,“肯牺牲、肯苦读”是“好成绩”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也就是说要有好成绩,就必须肯牺牲、肯苦读,可是肯牺牲、肯苦读却不能自然地带出好成绩,因为那还要求懂得恰当的读书、消化、整理要点的方法等等。

我们要常常自问,某某条件对自己要达到的目标是必要条件还是充分条件。如果是充分条件,那么只要具备了一个,你就可以达到目标了。可是如果是必要条件,那就要多加努力去凑足其他更多的必要条件,才可能达到目标。比如,日后要当杰出的医生,今天“杰出的成绩”是一个充分条件还是必要条件?如果是充分条件,那就表示你今天考取“杰出成绩”后,过了数年你就自然会是“杰出医生”;如果是必要条件,那就表示你考取“杰出成绩”后未必就是杰出医生,可能还需其他条件的辅助、配合,比如“在医学院受过合格训练”、“懂得和别人合作”、“懂得研发新医学技术”、“需具备杰出策划能力”、“懂得和病人聊天”等等。

可能你已发觉,很少有什么充分条件能使你一旦具备它就能自然地使你达到目标,而必要条件则是不少的。比如,并非只要你懂得华文,你就必定能被接纳成为华文老师。人们可能还会考量你说话的声量、耐心、爱心等是否适合当一名教师、你是否具备把复杂事理简单地说清楚的能力等等。能明白这一点,你就不会在不被录取进入师训时只顾不服气,说什么“我华文那么好,为什么他们不选我”,而会静心想想看自己可能缺少了什么必要条件,再去努力,日后再试。只要目标认清,持续地多凑几个必要条件、多做几番尝试,心愿往往都很可能会达成的。

思考题

1. 除了好成绩,你在求学阶段还要努力凑足什么能力,以成为你日后实现理想所需具备的必要条件?

2. 问问你的好友,他(她)接受一个人成为自己的情侣的条件有哪些。其中,有哪些是必要条件?哪些是充分条件?

3. 人们受鼓励乐观,许多实例都说明乐观的人成功机会比较高。“乐观”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吗?解释你的答案。

4. 对你而言,“压力”、“父母期许”、“对未来的憧憬”是不是促使你努力向上的必要条件?若是,日后有可能将之转变成非必要条件吗?为什么?

5. 试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这两个概念分析:你如何才能快乐生活?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