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已刊登于01/05/2022【东方日报】: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wenhui/2022/05/01/483573
在澳洲购房需要交20%的房价作为首付,多年来都是如此。大都市的普通夫妇需用6年到8年的时间才能攒够这笔钱,偏远地区需4年左右。随着房价上涨,攒足首付自然需更长时间。
澳洲总理莫里森不久前宣布『住房担保计划』,允许首次购房者和偏远地区居民的首付降至房价的5%,单亲父母只需交2%,其中差价由政府担保。『住房担保计划』缩短积攒首付时间,是个利民政策,预计在未来三年可帮助15万人更轻松地买房.
在电视台接受访谈时,主持人问总理,疫情期间全澳洲的房租涨了12%,为什么不先帮助租房有困难的人,而是帮买房者?总理回答说,帮助人们租房最好的办法,就是帮助他们买房,买房也是租房。
显然,莫里森没察觉主持人说的是两批不同的人。有一个自认极好的计划在手,莫里森遮住了自己的双眼,只看见15万人,看不到更大群连5%的购房首付都没有的人。
在我国,同样有上述两类人,即能把『租,不如买』做为选项的人和不能把『租,不如买』做为选项的人。连租都困难,还建议他们去买,那就是『何不食肉糜』的例子了。
如果x代表某个数字,而x连2都比不上,怎么还可能大过3呢?如果x连2都比不上,你却以为x比3大,那是犯了排列谬误。租犹如2,买犹如3,连租都难,还奢谈买?也就是说,在主持人眼里及访谈后众多批评者眼里,莫里森犯了排列谬误。(莫里森心里惦记的是买得起房子的15万人,他未必承认自己犯了排列谬误。)
「何不食肉糜?」是出自《晉书·惠帝纪》的一個著名典故。西晉第二代皇帝晉惠帝司马衷在位时,某年爆发了饥荒,百姓吃树皮及草根,晉惠帝问身边官员,百姓无米饭充饥,何不食肉糜?肉糜是指把肉煮成糜烂的肉粥或肉羹之类的东西。这故事寓意是说对事物缺乏全面的了解,既闹饥荒,百姓何来肉?何来粥?晋惠帝荒谬提问的背后就是犯了排列谬误。对于树皮草根、米饭、肉糜的获取难度由低到高,或许晋惠帝也知道顺序如何,但却在饥荒时建议以难获取的食物取代更容易获取的食物,那就犯了排列谬误。
法国哲学家卢梭在忏悔录中也提及类似事件,一位公主在获知农民没面包吃时,竟然说『让他们吃布莉欧(一种奶油糕点)好了。』面包的价格比奶油糕点低,没能买面包,又怎能买奶油糕点?排列谬误,古今中外都有,包括今天的你我,都可能会犯。
要避免排列谬误,关键在于确认排列标准是什么。数字的排列大家从小就学,排列标准是数字的大小,先数2后数3,因为2比3小。上例中的租房和买房怎么排列?标准在于积攒首付的难度,由容易到困难,自然是先排租房后排买房。有关米饭和肉糜、面包和奶油糕点,类推。
有了标准,做了恰当的排列,还得能正确运用排列结果。误认标准,次序有误或错用结果,都算是犯了排列谬误。以上各例,皆属第三种情况。
现在说说首两种情况。生活上许多东西都缺乏简单明了的排列标准,我们不时听年轻人讲:『你连上台唱歌都不敢,以后怎样追女孩子哦?』这句话的排列标准是什么?能通过自问找出答案的人,他们是在思考了。排列标准是胆量之大小,上台唱歌需要胆量,向女生表白也需要胆量,但两者之间有没有区别?确认标准,并不容易。
标准即便有了,也看似明了,排列却未必简单,胆量之大小要怎么分出高低?一般而言,上台唱歌的胆战程度比向女生表白小,但会不会有些人向女生表白所需胆量比上台唱歌的小,而变成以下提法更合理:『你连追女孩子都不敢,怎么可能上台唱歌哦?』?
莫里森、晋惠帝和卢梭的例子中,排列的项目只有两项,但一般而言排列项目可以有许多,也可能连到底有多少项也难说。即便知道有多少项,要恰当排列,也非易事!2和3之间可以轻易穿插2.5,在『上台唱歌』一例中,能不能穿插『向老师提出反建议时的心跳一百』、『玩笨猪跳的胆子』、『看鬼戏的挑战』、『出柜的勇气』等各项?
解说以上三种情况,是为认识排列谬误。思维谬误犹如陷阱,知道陷阱在哪,没人会故意掉进去,一般人认识了思维谬误都不会故意去犯。认识有提醒的作用。读了这篇文章,认识了排列谬误,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尤其是父母和老师们,以后在说出或听见以下类型的话语时懂得自行检验一番,看看是否合理:『你连校鞋都不会洗,能去宿舍住吗?』、『你帮忙洗个碗都不情愿,怎样出去做工?』、『你一直看漫画,作文什么时候才会进步?』、『你对父母讲话那么没礼貌,在外面肯定得罪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