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3日星期日

文章一零六:我国教育 如何补救?

 以下文章已刊登于03/09/23【东方日报】:
https://www.orientaldaily.com.my/news/wenhui/2023/09/03/593686


    你经常向一位小贩买糕点解决早餐。最近你发现九层糕味道太甜了,几位住同区的朋友也这么说。有一回你向该小贩提起,希望他能注意,他迅速反应说:『不会啊,我制作的方法都一样,糖量一直没变,都是精准测量过的。』这时,你信自己的舌头,信不同时间听到的不同朋友的相同意见,还是相信甲的量化配方?

      同事教物理,他说有的大学基础课程的学生连倒数的符号也看不懂。教本科的讲师,来自不同的系教不同的课,都摇头叹说学生的数学能力越来越差。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有批改SPM试卷的老师爆内幕说学生其实只需20分就能及格。报章也刊载出了评论文章,说如果及格分是50分,去年会有多过一半的学生数学科不及格。但大家的印象是考全A的学生不少,教育部公布的数据不赖,所谓高思维题目的比例也每年增加,教育部一贯硬朗,说情况没你们想的那么坏。真相、实情到底如何?你相信前线的老师情报,还是相信教育部的数据?

      数据可以用来反映实情,也可以用来不承认实情。

      我国教育到底怎么了?要逼教育部有个尊重事实的说法,需靠政治较量。那些真在关心、办教育的,都会省点力气去直接想一想到底我国教育该怎么走下一步。

该怎么补救呢?

    首先,必须承认问题的存在。试想,如果你的孩子在工程基础课程里,经典力学、热学不及格、电磁学和微积分『低空飞过』,代数考50分,你问老师怎么回事,老师说因为他的数学底子太差,课听不明白。但你认定是老师不会教,并且学校的课程安排有问题。或许你讲的不完全没道理,但即便如此,那能解释你的孩子那么多科不及格吗?对你而言,整个会面、谈话的要点,应该是孩子数学底子不好,要是你听不见、不接受、不承认,孩子会给你这样的霸气家长害死。

同理,我们需要教育部有听见和承认的气量。承认我国教育有问题,那是不好受的事,但不承认的话就会继续甩锅、搞门面功夫、每个上位的教育部长只确保每天每所学校无风无浪地如常运作就算是大功德。

      其次,要改的话,切记要跑回简单的,不要愈求复杂;要慢下,不要愈发加速;要定下心,不要急躁。

      一个博士生,如果研究的题目要求他先懂相对论,他就得按捺着急切的心花一段时间老老实实地回头搞好相对论。这个道理念博的人都懂。认清自己的不足是一点,要有耐心地回过头来补不足是另一点。明知基础出现了问题,却还执意向前走,不愿意慢下脚步,即便眼前的困难能一时搁置不管或取巧应付过去,老问题必然会来日重逢,绕不过去。这个道理,如果你家有过去几年基础没打好的孩子,一样通。

      小学数学没学好,效果会带到初中,初中再带到高中去。上文提到念工程基础课程的学生连倒数符号也是初见,反映的状况还不够清楚吗?如果这一头还不肯老实地把小学、中学的基础教育搞好,那一头每年就会持续输送出能力不足的大学生。

    同理,站在国家的立场看,我们需教育部让老师和学生能够老老实实地教好、学好基本的东西,不管是数学、科学还是语文。不要只爱添加新的、难的内容,不要编一个具深度、广度的全面课纲,却让一大群的孩子跟不上去,另一边厢对那些小部分应付得好的学生就敲锣打鼓地宣传,硬说那是证明了我们的教育有水准、赶上时代。比如,与其增加,不如移除图论;纸上谈『科学研究步骤』什么的,没有也罢。前线情报说数学建模是超出了学生的能力的,难道教育部的数据又显示学生顶呱呱?

      内容多,教和学都会急躁,必然牺牲基础。国家有耐心从容地办好少内容的教育吗?添加内容容易,切割总难舍。要有真材实料的太空人和诺贝尔奖得主,不是学习章节越多就越有保证的。

      再其次,保留下来的内容,要让学生『玩』得透。同一个课题,让学生学得有信心、感觉已掌握,这需要时间和从容的心,走马看花观赏一遍的旅游式学习,不扎实。注意,玩得透和操练不同。不了解的问题,通过不断的重复练习,也能机械式地解答。玩得透,是理解、掌握的结果。比如,解一百题有关百分比的题目,却看不见百分比和分数的关系,这区分了操练和玩得透两者。

      保留下来的科学实验如果有十项,那就让学生老实地、从容地、认真地做完十项实验。加码至二十项,却不去让学生动手做或急着机械式做一遍,那又有什么用?只是,如果一年只做好十项实验,很多人会觉得不够,这是破坏教育的心理祸首。

      最后,对简单的东西要能欣赏,包括所学的知识、技能、所做的实验等等。许多人以为伟大的科学发现一定是在宏伟的实验室里进行,影响深远的讲学一定座无虚席,所以在思考怎么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时,就以为一定要有昂贵的器材和让学生哗哗惊叹的技术才可能。能认识基本的几何性质的十岁学生是很难受赏识的,我们会赞叹的是10岁无师自通三角函数的小朋友,后者即便无可厚非,前者也亟须纠正。许多父母认为孩子一个晚上能听懂一则童话故事是不足够的,必须把多项功课睡前赶完才算棒。从教育部、校长、老师到家长,都须再学习欣赏简单的东西。

      简单的东西没好好地做,就看不见其意义。看不见意义,就会以为意义总在前方,所以沉迷追求多、杂、难的学习。多、杂、难的应付不来,就取巧或靠别人放低标准去闯过一关又一关。看似一环扣一环,源头却是在没让小朋友好好学习简单的东西,也因之没有确保他们有快乐的小学学习生活。

      承认问题、修补基础、从容少做,欣赏简单,在第一点的前提下不管推出什么补救措施,如果不符合后面三点,我看功用就顶多只能是让大家热闹几年而已。刚热闹完的就是所谓的高思维教育,不是吗?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