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星期三

第五篇:思维谬误之二 - - - 歧义

我们之前学过,对概念没有给予清晰的界定,叫做含混。对一个概念需要有一个界定,但是却给予多过一个的界定,那就叫歧义。

我们时常会不小心犯上歧义思维谬误而不自知。比如,我们可能会想“我要成功”。怎样才叫“成功”呢?我们可能想,“只要我能在三十岁前出一张唱片,就算成功”。然而,过了两个月,在和朋友谈天时可能你是这样说的,只要我的第一张唱片可以卖五千张,我就是成功的。”之前是“能出唱片”就算成功,之后是“唱片得卖出五千张”才算成功,那么对“成功”的含义界定就有了不同,我们就说有了歧义。

可能你不认为这有什么不妥,因为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我们的认识与想法会改变,对“成功”的要求也自然会改变。这样说有其道理,歧义就是在自己的认识前后没什么根本的改变之下,对需只有一个界定的概念给予多过一个界定的思维谬误。两个月的时间不短,很多人都有了进步,但有些人在这段时间内的认识并没有增长至足以使对“成功”的观点起变化作用。

如果时间间隔不是两个月,而是两天、两个小时甚或两分钟,那么对于“因为有新的认识”所以“对‘成功’有新的了解”的可能性就更小,而犯上歧义谬误的可能性就更大。某些人让人感觉到所用的词语意思前后不一,原因就在这里。

虽然我们的感觉会倾向于认同对“成功”的界定在两个月内必定会有所改变,因而不算犯上歧义谬误,可是我们其实是有另一方面的要求的,那就是要对“成功”的看法在一段不短的时间(比如两年)内要有所坚守以免到处飘浮,无法长时间朝一个固定的方向努力。一些同学兴趣坚持不了三个月,可能会被揶揄;一些朋友不到半年就换一次工作,次数多了可能就会被怀疑那是没出息的表现。

以这类的要求而言,即使有长时间的间隔,而在这段时间很可能我们的认识都有了很大的改变,但是对某一些概念的根本含义,还是需要坚守,也就是不容有歧义。这一章的用意就是要帮助大家避免对这类概念存有歧义,而我们以“成功”为例去分析,帮助大家认识在什么情况之下对“成功”的界定是有歧义的,什么情况之下是没有歧义的。对此能够区分,才可能使你更了解自己。



思考题


1. 在以下情景中,分析你的观点,看看其中是否有歧义的存在:甲去路边小档吃饭,你认为那是因为他吝啬;乙在路边小档吃饭,你不认为那是因为他吝啬。

2. 试观察你对“幸福”这概念的了解的变化,三个月前和三个月后有哪些改变。这些改变在怎样的情况下算是一种歧义?

3. 几位朋友来到餐馆狭窄的入口处时,涵玲说:“我是女生,你们应该让我先进去”。待用餐过后,她说:“我是女生,你们付钱吧!” 请分析,涵玲是在利用歧义谬误去占朋友便宜吗?

4. 慧如昨天在外奔走了一整天,为交水电费、买日常用品等,夜晚回到家时感觉到过得蛮充实的。今天她决定留在家,看看戏、读读书,临睡前也觉得这一天自己过得蛮充实的。根据你对“充实”这一概念的了解,分析慧如是否犯了歧义谬误。

5. 校长在周会上发言,有一段是这样的,“我校过去两年来学术成绩的表现已开始滑落…” 另有一段则是 “我们决定从这学期起减少课外活动,以学术为重,致力培养校园的学术风气…” 根据你对“学术”这一概念的了解,分析校长的谈话中对“学术”的用法是否犯了歧义谬误。


2010年12月25日星期六

第四篇:思维谬误之一 - - - 含混

对重要的词语、概念的含义没有给予清楚界定,就叫含混。

在和朋友交谈中时常会有含混的用词,比如,“这出戏很好看,我很喜欢。”这句话中的“好看”就可能是含混的。为什么说是“可能”呢?因为那要看说者接下来有没有说明为什么他认为那出戏是“好看”的,如果有(比如剧情很紧张、新鲜;主角演技生动;对白很有意思等等),那么“好看”在他的话中就不是含混的,否则,就是含混的。

无论如何,没人会去要求明确说明“很”是什么意思、“喜欢”是什么意思等等,因为上述的那句话中,这些词都不显得重要。

另外,可能说者接下来没阐明他所谓的“好看”到底标准在哪里,而听者也没一人反问为什么他认为那出戏好看,在那种情况之下,大家的谈话还是没阻碍的,这就说明了,在日常生活中,只要不涉及重要的事情,人们通常不会要求精确用词。

然而,在一些事情上,有没有把重要的词语、概念界定清楚,所导出的不同结果却是差别很大的。你们大概都有自己的想望,可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想望”的界定其实是很模糊的。比如,一个人很希望自己以后很有钱,可是,怎样才算“有钱”却没说清楚,因此当他有了五千,他就马上期望有一万;当他好不容易有了一辆汽车,他又发现自己要的其实是马赛地,而不是目前有的将相… 对自己的想望越含混,就越可能变质为欲望,并无限扩展。

另外,对自己未来的“理想”是否含混不清,也会影响你去实现它们的方法。比如,你到底是想当物理学家,还是想要当物理教师?物理学家是对物理研究有兴趣,物理老师是对物理教学有兴趣,但两者都经常和物理接触,因此就会有人把自己其实是对“教物理”的兴趣误看为对“探研物理”的兴趣。这种对自己所要求的未来理想(想要教物理还是想要钻研物理)含混以待的情况可以使一个明年理应进师训学院的人结果却误进了研究所。概念清晰,能帮助你接下来跨出的一步符合你真正的意愿。

从以上各例可知,不管是和别人谈话还是自己在思考时,都必须保持一分清醒,对别人或自己的用词及概念有哪些是重要的,有哪些必须给予清楚界定的,须掌握得准,以避免犯上含混谬误。

思考题

以下是一些你可能有过的想法,有哪些重要的词语如果不清楚界定就会产生含混的概念?在界定后,是不是能帮助你对事情了解得更多一些?

  1. 我很想到处去旅行。
  2. 去听他的讲座,令我获益良多。
  3. 他很“酷”,我把他当成偶像。

在你和别人谈天时,对方可能说出以下的话语,你会如何请对方把意思说得更清楚一些?

  1. 你不开心,可能是因为你对很多事情都放不下。
  2. 参加国民服务计划之后,我对国家的了解比以前多了。

2010年12月21日星期二

第三篇:如何读这本书?


这本书并没有把所有的思维谬误都罗列起来予以讨论,它只讨论了其中的十六种。这十六种谬误都是常出现在中学生身上的。

然而,肯定地,本书对有关十六种谬误的讨论已足以帮助大家掌握“思维谬误”这门学问的精髓。只要能获取精髓,将来要对思维进行分析以诊断各种思维谬误也就不难,到时手上是不是具备一张完备的思维谬误种类列表就不重要了。

以下两点建议可帮助我们提高学习此书的效果、更好地掌握思维谬误的性质。一、要细心且耐心地分析,以分辨什么情况之下自己或他人是犯了某种思维谬误,什么情况之下则不算犯下有关的思维谬误,切忌只懂得死板地套用谬误名称。比如,不要一听到别人提某某医生的观点,就直接认定对方犯下了诉诸权威的谬误(见思维谬误之九)。

学习各种思维谬误时,首先要求自己能回答的问题是:“怎样才算犯下某某谬误,怎样才不算犯下有关的谬误?”因此第二点建议为:每种谬误都有一些典型的例子,记住一两个典型的例子能帮助你记忆和分辨不同的思维谬误。然而,只记住典型例子,或者即使把书中例子全牢记了,却不自行尝试去寻找自己的典型例子(即自己喜好、印象深刻而能反映相关思维谬误要义的例子)或不去努力扩张自己的例子,那么学习效果就会大降。在每日的阅读、书写、谈话、思考中留意各种谬误,把好的、传神的或一针见血的例子收集或记下,这样长期地进行,最终就不需一张思维谬误列表,也能随时随地地进行思维分析和诊断思维谬误了。

以上两点建议背后其实由一要点贯穿,就是“勤于思考”。唯有愿意思考,才可能长期地、认真地实践好以上两点建议,才可能深入地学习这本书。切记。


2010年12月17日星期五

第二篇: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我们每天都在写字,但并不表示我们懂得把字写得工整美观;我们每天都在用脑袋,也并不表示我们都懂得思考。要把字写好需要懂得写字技巧、需不停练习;同样的,要懂得思考,就要学会思考的方法,也得持续练习。

要掌握思考的方法,认识各种类的思维谬误是其中一个途径。能够避免思维谬误,就能帮助你思维清晰。思维清晰的人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某些想法是否犯上了谬误。若一个人有能力检验自己的思维谬误,那么当真的出现谬误时要改正过来,也不会太难。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思维清晰。唯有思维清晰,你才能够知道和别人的争吵是否其实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是什么原因使自己讨厌或喜欢一个人、自己感受到的压力可能是由什么因素所引起的等等。

“追求清晰的思维”就可以成为你细读此书的动机。可是,读完这本书后不会就自然地使你的思维变得清晰起来。你需要不断地在每一天的阅报、交谈、书写、内省等活动中去留意思维谬误的蛛丝马迹。有些谬误很明显,不难发现;有些则要经过你细心的分析才能现形。只有通过不断的练习,你的思维才会越来越清晰。

万一发现自己犯上思维谬误,我们要有纠正的意愿。有清晰的思维和纠正谬误的意愿,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思维能力;如果有了清晰的思维而不具备纠正的意愿,反倒学会了把自己的谬误隐藏、或反利用谬误去诡辩,那对己对人都是一种不幸及悲哀。本书对你是否有好处,就看你学了之后是否有自我纠正思维谬误的意愿了。

2010年12月13日星期一

第一篇:什么是思维谬误


什么是思维谬误?

你可能是一名成绩优秀的学生,在班上成绩数一数二,你想“我不必像其他同学般开夜车也能考第一名,我比他们都聪明。”根据和别人比较成绩而认为自己比别人聪明,这样的思考法,就含有思维谬误。怎么说呢?

影响一个人的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勤奋、备考方法、兴趣动力、运气等等。有的同学的备考方法比你的好,但未必比你勤奋,所以考差了;也可能有比你更勤奋的同学,但方法不对,运气也不比你好,因为他们加倍用心的部分只有少许在试卷中出现,也考差了。因此,成绩不是区别谁比较聪明的唯一指标。

一个人聪明与否也不是只在考场上就可以看得出来的。去到修车场,有些名次落在你之后的同学会动手帮上忙,你未必能;在庭院里,有些名次在你之后的同学会修饰盆栽,你未必懂。

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到购物商场去就认定那人是去购物,也不能只根据自己的好成绩就断定自己比别人聪明。如果你是这样断定的,就说是你的思维有了谬误。

从“好成绩”去断定“我聪明”,你是在进行着“推论”。用“好成绩”去推论“我聪明”,前者就叫“论据”,后者就叫“结论”。

由于从“好成绩”这个论据未必能推论出“我聪明”,正如从“去购物商场”未必能推论出“去购物”一样,如果我们仍要说“我成绩好,所以我聪明”,那就是推论不当,是一种思维谬误。

怎样的成绩才算“好”,所谓“聪明”是怎么一回事,在你的头脑里都没有一个明确的意思,这叫“概念含混”…凡是推论错误、用不相关的论据去推论出结论、用含混的概念等等,都是犯了思维谬误。

思维谬误的种类有很多,这里仅做初步介绍,接下来会各别举例讨论。

思考题


如果你的考试成绩不理想,读了此文后,你如何诠释自己不理想的考试成绩呢?

2010年12月1日星期三

文章五:老师和学生的水平

-->
随着讯息的获取越来越轻便,老师和学生的水平之本质区别更不再表现在知识量上,而在于思维的层次上。学生对最新娱乐圈讯息和网络科技的掌握往往都比老师广、全而深,但对所获讯息的处理能力、方法却未必比老师成熟。讯息量和思维能力不成正比。

老师具备学习上的经验和心得,教学的时候这些经验和心得起指导角色,决定了教什么,教多少,教多快,何时教、怎么教等等,学生即使能从书本上自行获取具体的知识,但上述经验和心得却需时间和实践积累而成,这就成了师生之间的一个水平差别。这个水平差别反映出老师之所以为老师、学生之所以为学生的一个本质原因。老师和师生之间可以是很好的朋友,但学生对这个水平差别需要予以尊重,老师可以跟在学生后头到一个时髦的茶馆喝茶,但学生得跟在老师后头去探索知识。

一个概念可以有不同的讲解法、一道题目可以有不同的解题法,根据课程所需、学生基础等因素,老师往往不能所有方法都讲授,通常只根据特定的情境和需要只讲其中一种。这种方法可能你已懂,可能你之前也学过比较简易的方法,不能总怀着一个疑惑 --- “怎么老师那么罗嗦、那么笨去教一些复杂的方法”。老师有教学的用意和方法,而且还需顾及全体学生,不能因为你已懂而不教,不能因所讲解的方法比较复杂而说明老师比你笨。你如果能站在老师的立场想,能够谅解老师的立场,能够即使已懂也愿意听一听老师怎么说,你就是比较成熟的学生,你和老师的水平差距就比较小,但如果你坚持你的疑惑,你的反应看在老师的眼里只不是一种具备了技能的自以为是而已。

学习和教学常要考虑学习者的基础问题,有怎样的基础就要以相应的起点学起或教起。很多基础你熟悉,但未必知道其原理,比如大多数学生打从中学就学了毕达哥拉斯定理,但当中几乎没人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对于常用的东西我们比较熟悉,熟悉到你即使从不问它是怎么样来的也不觉得是一个问题。但在学新的知识、技能的时候,一些学生爱捉“那是怎样来的”的问题。这个现象要如何处理呢?学生可以这样层层地无止尽问“那是怎样来的”,不分轻重急缓,但老师不同,老师能清楚看到那些问题当时是否需要。如果一切的新知识要先问是怎么样来的,那么你会往后学,而不是往前学。因此老师有些时候会选择不答,或者说那对学生眼前的学习课题中并不重要,或者要求学生课后约见讨论。但有些学生不认同这样的回应,并且径直认定老师自己也不会,这种瞬间产生的认定其实也是表现出一种不懂得尊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水平区别。对熟悉的东西不知其“怎么来”而不追问,却以“不知其怎么来的”为学不懂新知识的原因,那是一种钻牛角和不懂得学习的表现。有些不懂我们要马上弄懂,有些不懂我们要暂搁,不分彼此,就是一个缺乏学习经验的学生会犯的毛病。被暂搁的部分可以待掌握了新知识后再往后看,但往往当学生熟悉了新知识后就再懒得认真看待自己曾在意的追问,所以,只可以说他们对“那是怎样来的”的问题只是基于一时兴起的追根究底精神。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通过自然科学的学习我们认识客观世界。学习自然科学,问题可以一层层地追问下去,到最后就会回到“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这个答案会令一些学生感觉不舒服,他们的反应几乎是在质问科学怎么可以给出这样的答案。基本上没错,如果真有本事,要从眼前的提问问到不能不给出“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这个过程真的是太长了,不止得牵扯学习,也得牵扯研究。但如果没真本事(基于学生基础所限制),或者如果为某教学目的所需,就要求我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自然原貌就是如此”的答案。在科学课上,正确对待这样的回应(自然原貌就是如此)要求学生认清科学的功能和能力,科学的功能就是解释自然现象而不是决定自然现象的运作机制甚或创造自然现象,它有它的局限,我们不能先把科学提捧到一个高度,认为它理应无所不能,然后在它真的有解答上的困难时就对它失望。这样先提捧再失望的错误得归咎于自己对科学的认知不足。看清科学的原貌并且予以正确对待是科学课中必须培养的态度。当老师看到学生在这方面跑偏了,要予以讲解,当学生听到老师这样的讲解,要愿意重新纠正自己之前不对的反应。 “自然原貌如此”其实只是权宜答案,但如果因此压抑学生的追问动力,那也是不好的,老师需要谨慎处理。对于那些听不进上述解释的学生,这样的答案还是不提为妙,那么大概向他勾画出科学家如何处理相关问题就行了。但想想,如果有哪个学生能够和老师针对这样的答案背后的苦衷和意思私下进行半小时的谈论和讲解,这不是能很好地填补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水平差距吗?在科学学习上,这样的学生肯定是比那些在课堂上只吸取具体知识的学生获益更多。

懂得向老师学习的学生不止学具体知识,还学知识背后的东西。知识背后的东西学得越多,和老师的水平就会越近。课室上,一些学生只懂得吸取具体知识而听不进老师分享的知识背后的东西,那种年纪轻轻就表现出的自以为是(以自己的水平蔑视老师的水平)和固执,正好反映出了为何他们主观上再怎么瞧不起人,客观上依旧是学生。